[发明专利]基于电导率的次生孔隙有效性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7176.1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辉;李庆峰;王英武;李晓峰;崔岩磊;兰袁媛;缑艳红;周彦球;夏雪;吴庆岩;闫学洪;吴艳辉;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G01N15/08;G01N27/04;G01V1/5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杨英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导率 次生 孔隙 有效性 评价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导率的次生孔隙有效性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测井评价领域,其中,一种基于电导率的次生孔隙有效性评价方法,包括:根据电导率及所述电导率在若干第一电导率区间内的频数得到电导率分布谱;基于所述电导率分布谱及设定电导率确定次生孔隙连通性和有效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从不同角度实现了对复杂岩性储层的次生孔隙的大小的评价,缺乏对缝洞有效性的认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井评价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电导率的次生孔隙有效性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尤其是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测井评价的一种基于电成像电导率谱分析的次生孔隙有效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测井资料评价次生孔隙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应用常规三孔隙度(中子、密度、声波)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直接计算孔隙度的大小,孔隙度越大,有效性越好,但该方法不能有效区分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及孔隙之间的连通性;二是基于电成像(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井周超声波成像测井资料,通过分析测井数据的变化,并应用不同颜色指示不同地质现象,进行直观判断次生孔隙的存在[1],对于水基泥浆条件下的井筒,次生孔隙通常显示为暗色条带或是不规则圆孔;三是应用软件对电成像、井周超声波成像的图像进一步处理,将次生孔隙进行分离,并计算次生孔隙面孔率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数值越大,储层的有效性越好[2][3];四是基于阵列声波测井资料,通过分析地层各向异性特征及声波能量或是幅度的衰减,识别次生孔隙的有效性,当次生孔隙发育时,地层的各向异性特征明显,声波的幅度和能量衰减迅速。
上述四种方法依据不同的测井原理,从不同的方向客观的对次生孔隙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反映的是次生孔隙的静态特性。
[1]高彦平.图像增强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2]周彦球,李晓辉,范晓敏.成像测井孔隙度频谱技术与岩心孔隙分析资料对比研究,测井技术,2014年6月,第38卷第3期,309~314页。
[3]李晓辉,周彦球等.电成像测井孔隙度分析技术及其在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中的应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第42卷第4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导率的次生孔隙有效性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从不同角度实现了对复杂岩性储层的次生孔隙的大小的评价,缺乏对缝洞有效性的认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导率的次生孔隙有效性评价方法,包括:
根据电导率及所述电导率在若干第一电导率区间内的频数得到电导率分布谱;
基于所述电导率分布谱及设定电导率确定次生孔隙连通性和有效性。
优选地,所述根据电导率及电导率在第一电导率区间内的频数得到电导率分布谱的方法,包括:
获取缝洞分割图像及提取所述缝洞分割图像的缝及/或洞;
确定所述缝及/或洞的电导率;
将所述电导率的范围按照设定区间个数进行划分得到若干第一电导率区间;
分别统计所述若干第一电导率区间内的频数;
根据所述电导率及所述频数得到所述电导率分布谱;
以及/或,
所述基于所述电导率分布谱及设定电导率确定次生孔隙连通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包括:
若所述电导率分布谱的电导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设定电导率,则所述次生孔隙连通性和有效性好;否则,所述次生孔隙连通性和有效性差。
优选地,所述的次生孔隙有效性评价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榫卯式桁架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线充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