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热抽汽对汽轮机滑压运行影响量的修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7328.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7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杨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F01D21/0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 汽轮机 运行 影响 修正 方法 | ||
1.一种供热抽汽对汽轮机滑压运行影响量的修正方法,所述汽轮机包括供热抽汽节点前的N个级组和抽汽节点后的M个级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以纯凝工况进行不同负荷的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获取各负荷对应的试验数据,并以机组年平均负荷进行汽轮机变背压试验获取各背压对应的试验数据;所述不同负荷的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中,主蒸汽压力按照试验背压为PC0时的纯凝工况最优滑压曲线P=f3(L,PC0)设置;所述试验背压PC0取100%额定负荷时对应的背压;
2)根据1)中获取的试验数据,按如下方法分别得出负荷与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的函数关系式η=f1(L)、背压与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的函数关系式η=f2(pC)和主蒸汽流量与负荷的函数关系式D=f4(L),该方法包括:
2.1)根据1)中获取的试验数据,计算各负荷对应的抽汽节点前后的汽轮机做功比例系数,再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负荷与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的函数关系式η=f1(L);其中,负荷为Li时,抽汽节点前后的做功比例系数ηi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负荷为Li时供热抽汽节点前的汽轮机做功量;为负荷为Li时供热抽汽节点后的汽轮机做功量;为负荷为Li时供热抽汽节点前第n个级组的汽轮机做功量;为负荷为Li时供热抽汽节点后第m个级组的汽轮机做功量;为负荷为Li时供热抽汽节点前流入汽轮机第n级组的流量;为负荷为Li时供热抽汽节点前流入汽轮机第n级组的焓值;为负荷为Li时供热抽汽节点前流出汽轮机第n级组的焓值;为负荷为Li时供热抽汽节点后流入汽轮机第m级组的流量;为负荷为Li时供热抽汽节点后流入汽轮机第m级组的焓值;为负荷为Li时供热抽汽节点后流出汽轮机第m级组的焓值;n∈[1,N];m∈[1,M];i∈[1,I];I为不同负荷工况的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中试验负荷点个数;
2.2)根据1)中获取的试验数据,计算各背压对应的供热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再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背压与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的函数关系式η=f2(pC);其中,背压为PCj时,对应的抽汽节点前后的做功比例系数ηj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ηj为背压为PCj时的供热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为背压为PCj时供热抽汽节点前的汽轮机做功量;为背压为PCj时供热抽汽节点后的汽轮机做功量;为背压为PCj时供热抽汽节点前第n个级组的汽轮机做功量;为背压为PCj时供热抽汽节点后第m个级组的汽轮机做功量;为背压为PCj时流入汽轮机供热抽汽节点前第n级组的流量;为背压为PCj时流入汽轮机供热抽汽节点前第n级组的焓值;为背压为PCj时流出汽轮机供热抽汽节点前第n级组的焓值;为背压为PCj时流入汽轮机供热抽汽节点后第m级组的流量;为背压为PCj时流入汽轮机供热抽汽节点后第m级组的焓值;为背压为PCj时流出汽轮机供热抽汽节点后第m级组的焓值;n∈[1,N];m∈[1,M];j∈[1,J];J为汽轮机变背压试验中试验背压点个数;
2.3)根据1)中获取的试验数据,对不同负荷的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中的主蒸汽流量与负荷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试验背压PC0下,纯凝工况最优滑压运行时的主蒸汽流量与负荷的函数关系式D=f4(L);
3)调取机组供热抽汽工况的实时运行数据,再计算当前工况下增加供热抽汽量后对应的主蒸汽流量Dy;主蒸汽流量Dy按如下方法计算得到:
3.1)将实时运行数据中实时负荷L带入负荷与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的函数关系式η=f1(L),得到实时负荷L对应的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ηL;
3.2)将实时运行数据中实时背压PC和不同负荷工况的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中的试验背压PC0分别带入背压与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的函数关系式η=f2(pC),得到实时背压PC和试验背压PC0对应的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ηC和ηC0,再按下式计算出实时背压对做功比例系数的修正量Δη:
Δη=ηC-ηC0
3.3)按下式计算当前工况对应的供热抽汽节点前后做功比例系数η:
η=ηL+Δη
3.4)按下式计算当前工况下增加供热抽汽量后对应的主蒸汽流量Dy:
Dy=f4(L)+Dgr/η;
4)根据主蒸汽压力与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当前工况下增加供热抽汽量后对应的主蒸汽压力值Py;
5)计算当前供热抽汽量对应的主蒸汽压力修正量ΔPy,并根据ΔPy对供热抽汽导致的主蒸汽压力值偏离滑压曲线的情况进行修正,得到经修正后的主蒸汽压力Px,其中
ΔPy=Py-f3(L,PCy);
Px=P+ΔPy;
式中,P为当前主蒸汽压力;PCy为当前背压值;
6)若步骤5)中经修正后的主蒸汽压力Px大于或等于额定主蒸汽压力Ped,则将此时汽轮机主蒸汽压力设置为额定主蒸汽压力Ped;若经修正后的主蒸汽压力Px小于额定主蒸汽压力Ped,则将此时汽轮机主蒸汽压力设置为修正后的主蒸汽压力P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3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