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线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8571.1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6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强;何莎;喻建胜;万夫;赵琪月;骆吉庆;李超;何雨洁;陈文斌;邓勇刚;徐冀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04 | 分类号: | B24B5/04;B24B5/35;B24B27/00;B24B5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谭昌驰;张敏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线打磨装置,包括爬行机构、打磨机构、旋转机构以及壳体,爬行机构包括直线驱动电机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移动构件组,能够使打磨装置沿管线轴向运动;打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包括多个角磨机、打磨框架、多个角磨机固定件以及辊轮构件组,能够对管线进行打磨;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以及斜向齿轮组,能够驱动斜向齿轮组带动打磨框架在壳体内沿管线周向运动且同时沿管线斜向往复运动;壳体包括设置在两端部的端盖以及设置在两端盖之间侧身板,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开孔,管线能够通过所述开孔贯穿所述打磨装置。本发明的打磨装置适用范围广,结构长度短,适用于有一定弯曲度的直管线和空间受到限制场所的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管线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放喷管线作为石油钻井井控装置的一部分,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放喷管线受管内流体介质的流体冲刷、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等作用,放喷管线会逐步发生管壁减薄、腐蚀、裂纹等缺陷,一旦发生泄漏失效,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返场放喷管线定期进行无损检测,以保证管道质量与运行安全。目前常用的放喷直管线检测方法为漏磁检测技术,但在检测前需要对放喷管线水泥、油漆及锈蚀等附着物进行整体打磨,以保证检测正确性。放喷直管线返场后堆砌在料架上,首先经过打磨,然后再由漏磁检测仪器进行缺陷检测。放喷直管线打磨空间受到限制,只能在料架上进行打磨处理,不能实现大范围的移动,只能采用简洁轻便的打磨方式。
目前放喷管线外圆抛光设备一般采用人工手持打磨机进行打磨,例如,利用结构简单的砂光机进行手动打磨。打磨机一般包括砂光轮、安装在砂光轮上的打磨片以及驱动打磨轮转动的电机。在抛光轮高速旋转下,通过工件与转旋打磨片相接触,将管线外圆上的锈蚀和油漆清理干净,这种人工手动砂光方式安全风险高,工人操作不当极易导致手部与抛光轮接触,造成人员受伤。传统的打磨方式效率低和污染严重,人工打磨工作量大,且劳动强度高,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及严重噪声,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并且,打磨质量差,工人手持打磨机与管柱之间的作用力角度难以把握,从而影响砂光质量,影响检测设备的通过性。
而且,现有的放喷管线两端存在法兰连接,一般现有的打磨装置采用管线本体旋转方式进行打磨,这种打磨装置虽然可以较好的除去管线的附着物,但管线本体旋转无防护,易造成机械伤害。因此,这种打磨装置仅适用管线外壁无需人员接触的场所。本发明提出一种放喷直管线自动化爬行打磨装置,人员可以直接接触管线外壁,适用于较为狭小的空间位置作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管线全自动打磨的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管线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可以包括爬行机构、打磨机构、旋转机构以及壳体,其中,所述爬行机构包括直线驱动电机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移动构件组,所述移动构件组包括多个移动构件,所述多个移动构件沿管线周向均匀分布,每个移动构件包括移动轮以及移动轮固定件,每个移动轮固定件的一端与移动轮连接,另一端与壳体端盖连接,所述直线驱动电机至少与一个移动轮连接并驱动移动轮转动以使所述打磨装置沿管线轴向爬行移动;所述打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多个角磨机、打磨框架、多个角磨机固定件以及辊轮构件组,每个角磨机通过角磨机固定件安装在打磨框架上,所述多个角磨机沿管线周向均匀分布在管线外侧以对管线进行打磨,所述打磨框架的中部设置有能够容纳管线穿过的中空结构,所述辊轮构件组包括多个辊轮构件,所述打磨框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多个辊轮构件与所述壳体的端盖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以及斜向齿轮组,所述斜向齿轮组与所述打磨框架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斜向齿轮组带动打磨框架在壳体内沿管线周向运动且同时沿管线斜向往复运动;所述壳体为镂空结构,包括设置在两端部的端盖以及设置在两端盖之间侧身板,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开孔,所述管线能够通过所述开孔贯穿所述打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8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