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独轮车减震装置及具有减震装置的独轮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9215.1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鸿贵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张永维 |
地址: | 5239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轮车 减震 装置 具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轮车减震装置及具有减震装置的独轮车,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减震装置包括回形支架、桥形支架、液压减震器和机械减震器,回形支架设有两端开放的容纳空间,桥形支架的中部设置于容纳空间,且桥形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容纳空间的两端外,液压减震器的下端固定于回形支架的容纳空间的底部,液压减震器的上端与桥形支架固定,机械减震器包括滑杆和弹簧,滑杆竖向固定于容纳空间内,弹簧穿设于滑杆,桥形支架与滑杆可滑动连接,弹簧的上端与桥形支架抵接。震动通过减震器的减震作用,极大地降低了人的震感,提高舒适性;而人体对车的作用力也被减震器吸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避免车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轮车减震装置及具有减震装置的独轮车。
背景技术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适于每日通勤使用或者周末时作为一项休闲运动。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自平衡电动独轮车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代步工具,可以缓解资源的消耗和空气污染。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通过倒立摆系统原理来控制车体的前后平衡,使用者只需保持车体的左右平衡。使用者把脚分别放在轮子两侧的折叠式踏板上以后,轻轻向前倾斜身体是前进,向后倾斜是减速,向左和向右倾斜身体是转弯。身体向前倾斜的越厉害,速度就越快,车内的一系列回旋装置确保它能保持平衡。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是新一代的节能、环保、便携的代步工具,其内部通过程序控制,限速在16km/h,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兼顾到行车速度。充电2个小时,可以行驶25km,短途代步非常方便,可以代替公交和地铁。电动独轮车体形小巧、携带方便,最轻的一款只有9.8kg,可以直接放进汽车的后备箱,提到家里或是办公室。
现有的电动独轮车脚踏立柱直接与电机轮胎中心轴连接,没有减震装置。在不平的路面骑行,造成颠簸,使人不舒服,也会对车子本身有着一定的震动破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独轮车减震装置及具有减震装置的独轮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减震装置而导致的颠簸、震动破坏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独轮车减震装置,其包括回形支架、桥形支架、液压减震器和机械减震器,所述回形支架设有两端开放的容纳空间,所述桥形支架的中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所述桥形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两端外,所述液压减震器的下端固定于回形支架的容纳空间的底部,所述液压减震器的上端与所述桥形支架固定,所述机械减震器包括滑杆和弹簧,所述滑杆竖向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弹簧穿设于所述滑杆,所述桥形支架与所述滑杆可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桥形支架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减震器还包括第一滑套和压板,所述桥形支架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套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孔,所述滑杆可沿所述第一滑套滑动,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桥形支架的上端面,所述压板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滑套从第一滑孔的上端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减震器还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套设于所述滑杆且可沿所述滑杆滑动,所述第二滑套的顶部设有凸沿,所述弹簧的上半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二滑套外,且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凸沿抵接,所述凸沿与所述桥形支架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所述液压减震器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限位块的上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独轮车,其包括空心电机轮、脚踏板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减震装置,所述回形支架固定于所述空心电机轮,所述脚踏板通过连接架与桥形支架的桥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与所述连接架可折叠连接,在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设有摩擦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鸿贵,未经林鸿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9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