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业园区废水催化水解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0262.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0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善文;赵立军;吴伟杰;韩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大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8;C02F1/72;C02F1/70;C02F1/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业园区 废水 催化 水解 预处理 方法 | ||
1.一种用于工业园区废水催化水解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先向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内加入催化还原填料和生物水解填料,然后将预处理过的工业废水通过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下部的进水口加入到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内进行降解;
所述的催化还原填料由铁粉、铜粉、镍粉、锰粉和活性碳粉混合浸泡后烧结制成,直径为2cm~4cm;催化还原填料在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内的堆积高度为0.3m~0.5m,占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容积的5%~8%;
所述的生物水解填料为改性开孔PU聚氨酯填料,尺寸为2cm×2cm×2cm,孔径为2mm~3mm;生物水解填料在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内的堆积高度为1.0m~1.5m,占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容积的16.7%~25%;
所述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的底部采用微孔曝气器微氧环境曝气,曝气强度为1.0L/m3·min~2.0L/m3·min;
二、先将臭氧催化填料加入到臭氧催化反应罐内,然后通过泵将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内工业废水的上层液抽到臭氧催化反应罐内,同时将双氧水加入到臭氧催化反应罐内,进行催化氧化,臭氧催化反应罐内的工业废水从臭氧催化反应罐的出水口,经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下部的进水口回流至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内,形成臭氧催化内循环;
所述的臭氧催化填料为负载铁/铜/镍/锰的氧化铝球颗粒,氧化铝球颗粒的直径为1cm~1.5cm,臭氧催化填料在臭氧催化反应罐内的堆积体积占臭氧催化反应罐内有效容积的40%~60%;
三、当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内的工业废水的液位到达上部的出水口时,工业废水通过出水口流入到絮凝沉淀池内,并将絮凝沉淀池内的工业废水的pH调节至7~8.5,然后加入聚丙烯酰胺发生絮凝反应,再沉淀1h~2h,完成工业废水催化水解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园区废水催化水解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预处理过的工业废水按以下步骤制备:将工业废水加入到废水调节池内,将工业废水的pH调节至6.5~7.5,得到预处理过的工业废水;废水调节池内水力停留时间为8h,并采用穿孔曝气搅拌的方式进行搅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园区废水催化水解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臭氧催化内循环的循环比为(0.5~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园区废水催化水解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臭氧催化反应罐内水力停留时间为20min~30min;臭氧催化反应罐内的臭氧投加量为10mg/L~20mg/L,双氧水投加量为30mg/L~5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园区废水催化水解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利用NaOH将絮凝沉淀池内的工业废水的pH调节至7~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园区废水催化水解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催化还原生物水解池内水力停留时间为3h~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大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工大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02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镁型红土镍矿还原制备镍铁产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子刹车/驻车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