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货运列车用巡检智能机器人的数据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1116.7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6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积武;邓建军;熊开胜;汪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库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61K1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运 列车 巡检 智能 机器人 数据 采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运列车用巡检智能机器人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巡检智能机器人开机上电并且数据采集系统自动检查内部各个模块的健康状态,以形成当前自检数据;步骤S2:数据采集系统将自检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系统并且数据处理系统对当前自检数据与预设自检参数进行比较,以判断巡检智能机器人是否达到工作标准。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铁路货运列车用巡检智能机器人的数据采集方法,其可以将自检和外检进行结合,只有在巡检智能机器人在符合自检的情况下才能对铁路货运列车进行外检,对铁路货运列车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检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货运列车巡检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货运列车用巡检智能机器人的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多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大面积提速、重载快运技术的更迭、运输生产能力布局的调整、长交路运输组织格局施行,在有限的技检作业时间内,技检作业运行安全保障区段逐渐延长,直接对技检作业场的技术作业手段和作业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国货车的检修大多以列检现场作业为主,这项作业仍旧依赖工人手工现场完成,不能形成简便有效的体系,均采用的是检修人员目视检查的形式,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上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2017年至今在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车辆段内发生的由于工作失误引发的行车责任事故就有二十多起。目前铁路车辆部门通常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对货车进行列检,由大量技术工人通过钻车底、来回跑动、肉眼查看和凭感觉的方式进行检车作业。显而易见,这种作业方式存在劳动密集、人力成本高、作业环境不友好、故障率高以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急需将机器人自动巡检运用到铁路车辆巡检中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铁路货运列车用巡检智能机器人的数据采集方法,其可以将自检和外检进行结合,只有在巡检智能机器人在符合自检的情况下才能对铁路货运列车进行外检,对铁路货运列车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检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铁路货运列车用巡检智能机器人的数据采集方法,其具有智能化、检查效率高和检查精度高等优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货运列车用巡检智能机器人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巡检智能机器人开机上电并且数据采集系统自动检查内部各个模块的健康状态,以形成当前自检数据(保证当前列检作业完整顺利进行);
步骤S2:数据采集系统将自检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系统并且数据处理系统对当前自检数据与预设自检参数进行比较,以判断巡检智能机器人是否达到工作标准;
步骤S3:巡检智能机器人开始列检作业并且数据采集系统自动检查铁路货运列车各个结构的健康状态,已形成当前外检数据;
步骤S4:数据采集系统将外检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系统并且数据处理系统对当前外检数据与预设外检参数进行比较,以判断铁路货运列车是否达到工作标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步骤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1.1: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巡检智能机器人的电池电量健康状态,以形成电池电量数据;
步骤S1.2: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巡检智能机器人的温度湿度健康状态,以形成温度湿度数据;
步骤S1.3: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巡检智能机器人运行方向的障碍物距离,以形成障碍物距离数据(当前自检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电量、温度湿度、各个传感器工作状态、运行方向的障碍物距离等,保证当前列检作业完整顺利进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库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库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