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鲜酿啤酒及其酿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2895.2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莘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C12/00 | 分类号: | C12C12/00;C12C5/00;C12N1/18;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啤酒 及其 酿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笋鲜酿啤酒及其酿造方法,属于啤酒及其酿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芦笋鲜酿啤酒以麦芽和芦笋为原料,将它们分别制备为麦芽汁和芦笋汁后混合,采用啤酒酵母发酵,然后罐装制成。本发明生产的芦笋鲜酿啤酒不失传统啤酒的口感的同时,更增加了芦笋独特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具有了良好的市场开拓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笋鲜酿啤酒及其酿造方法,属于啤酒及其酿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芦笋味美鲜嫩,营养丰富,我国《神农草本经》中将其列为“上品之上,仅次于人参”,芦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并含有皂角苷类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长期使用芦笋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消除人体疲劳。芦笋作为防癌保健食品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等发达国家非常畅销。目前,我国对于芦笋深加工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因此芦笋的利用还仅仅停留在鲜食、速冻和罐头等方面,芦笋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啤酒是以谷物、水、啤酒花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造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谷物经加热浸泡在水中,使谷物中的淀粉转化成糖;完成上一道工序后,再待冷却后加入酵母发酵,糖份转化成酒精。每一道工序都能赋予啤酒不同的风味;谷物有甜味、青草的香味及烘烤过后的焦香;啤酒花不仅有苦味,还有花香和柑橘香,有些啤酒中的酵母能够提供泥土气息和烤面包的味道;而酒精则能给口腔带来刺激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富含氨基酸营养成分,同时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降压及增强人体免疫力功效的芦笋鲜酿啤酒及其酿造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麦芽汁的制备:将麦芽粉碎后,加水蒸煮,冷却后采用糖化酶糖化,最后加入酒花蒸煮得到;
(2)芦笋汁的制备:使芦笋破碎后,经予煮、榨汁、杀菌、酶解、过滤、浓缩得到;
(3)啤酒酵母的制备与扩培;
(4)发酵调配:将麦芽汁和芦笋汁混合,接种啤酒酵母,在0-5℃下进行主发酵5-10天,发酵罐内的压力保持在0.1-0.2MPa;再在2-4℃下进行15天的后酵,发酵罐的压力保持在0.06-0.08MPa,得到芦笋鲜酿啤酒;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1)麦芽汁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去除麦芽中的杂质和铁后加入占其重量10-15%的水,将其湿粉碎,粉碎后麦芽颗粒的大小为0.8-1.5mm,将粉碎后的麦芽加入占其重量65-75%的水中在95-100℃下蒸煮,蒸煮时间为10-15分钟,然后冷却至60-65℃,再加入占麦芽重量0.03%-0.05%的糖化酶糖化,在糖化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占其重量5-10%的酒花后,于0.06-0.08MPa下煮沸30-45分钟,及制得麦芽汁;
(2)芦笋汁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选用无腐烂变质的芦笋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芦笋破碎后,破碎后芦笋颗粒的大小为0.3-3mm;将破碎后的芦笋从常温加热到90-95℃,并恒温预煮,然后降温至20-30℃,将冷却后的芦笋送入带式榨汁机榨汁进行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温度为121℃,杀菌时间为18秒,冷却至50-55℃。进行酶解:加入占其重量百分比为0.03%的果胶酶酶解2-2.5小时,最后将酶解后的芦笋汁进行过滤并浓缩后即制得芦笋汁;
(3)啤酒酵母采用传统方法制备:
将酿酒酵母与灭过菌的水(30-37℃)以1:5的比例进行混合,保持10分钟,将酵母液压入发酵罐中,干酵母的添加量为混合液体积的0.65-0.70%
(4)芦笋鲜酿啤酒在不锈钢罐内的发酵主要分为两个过程,分别为主发酵过程和后发酵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莘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莘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2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