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临界水辅助酶法制备贝类高F值寡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3204.0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梅;赵芹;裴继伟;王芸;张修正;刘兆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C07K1/14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曲姮 |
地址: | 264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辅助 法制 贝类 寡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临界水辅助酶法制备贝类高F值寡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亚临界水处理:将贝类加工副产物匀浆,并与水混合,使用亚临界水进行萃取,过滤得萃取液;2)酶解:对步骤1)获得的萃取液先使用内切蛋白酶进行酶解,再使用外切蛋白酶进行酶解,得酶解液;3)澄清:脱除步骤2)获得的酶解液中的固体颗粒,得澄清酶解液;4)脱色:使用活性炭对步骤3)获得的澄清酶解液进行脱色,得脱色酶解液;5)精制:将步骤4)获得的脱色酶解液先经过超滤,再经过纳滤,获得高F值寡肽滤液;对高F值寡肽滤液进行干燥。本发明有效提高了产品的F值,且大幅度缩短生产时间,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临界水辅助酶法制备贝类高F值寡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等扇贝是我国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其被加工成冷冻贝丁和干贝丁后产生大量的加工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这是加工副产物大部分被加工成饲料或废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利用这些贝类加工副产物生产高附加值蛋白类或肽类产品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F值寡肽是将食物蛋白经蛋白酶降解获得的由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寡肽混合物,其支链氨基酸(BCAA)和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摩尔数比大于20,对肝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能辅助治疗肝性脑病、降低血氨浓度、改善患者蛋白营养状况,是一种能有效改善肝损伤的天然安全的提取物。从贝类加工副产物中提取制备出高F值寡肽应用在肝病防治中,不仅能提高贝类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能大幅度减少加工副产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酶解法是生产高F值寡肽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存在酶解时间长、提取率不高、酶用量高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还会造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此外,现有方法生产的高F值寡肽的F值难以控制,且F值难以通过酶解工艺的改进来提升,影响其在医药、医疗营养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亚临界水辅助酶法制备贝类高F值寡肽的方法,获得了F值高于现有方法且F值稳定可控的高F值寡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亚临界水辅助酶法制备贝类高F值寡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亚临界水处理:将贝类加工副产物匀浆,并与水混合,使用亚临界水进行萃取,过滤得萃取液;
2)酶解:对步骤1)获得的萃取液先使用内切蛋白酶进行酶解,再使用外切蛋白酶进行酶解,得酶解液;
3)澄清:脱除步骤2)获得的酶解液中的固体颗粒,得澄清酶解液;
4)脱色:使用活性炭对步骤3)获得的澄清酶解液进行脱色,得脱色酶解液;
5)精制:将步骤4)获得的脱色酶解液先经过超滤,再经过纳滤,获得高F值寡肽滤液;对高F值寡肽滤液进行干燥。
进一步,步骤1)中,匀浆后的贝类加工副产物与水的质量比为1:(2~5);亚临界水萃取中,亚临界水的温度为110℃~170 ℃,压力为7~20 MPa,保温保压萃取20~60 min。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内切蛋白酶为胃蛋白酶。
亚临界水萃取结合胃蛋白酶内切,实现了贝类寡肽F值的显著提升,达到35以上,且F值较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3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