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条销轴碳氮共渗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3336.3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东;钱江;徐秀琴;吴建明;翁建良;尹德兵;沈晓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求精汽车链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30 | 分类号: | C23C8/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刘晓阳 |
地址: | 313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销轴碳氮共渗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条销轴碳氮共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渗碳处理:渗碳介质为甲醇和煤油;步骤B、渗碳淬火:用20~80℃的淬火油对工件进行快速淬火;步骤C、渗碳回火:工件加热到170~190℃并保温170~190min进行低温回火;步骤D、渗氮处理:渗氮介质为氨气;步骤E、渗氮淬火:用20~80℃的淬火油对工件进行快速淬火;步骤F、渗氮回火:工件加热到170~190℃并保温170~190min进行低温回火;步骤G、深冷处理:深冷温度‑90~‑70℃,保温时间90~120min;步骤H、空气冷却:将工件置于空气中回复到室温;步骤I、深冷回火:工件加热到170~190℃并保温170~190min进行低温回火。本发明具有减少了工件在热处理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提高了工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氮共渗工艺,特别是一种链条销轴碳氮共渗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碳氮共渗工艺选用甲醇、氨气、丙烷等共渗介质同时对工件提供氛围进行热处理,此过程中碳元素和氮元素同时进行渗透,然后辅以淬火、回火等手段达到增强工件强度和耐磨性等技术要求。经传统碳氮共渗工艺后的工件,其表面金相组织为:隐针状回火马氏体(1~2级)+碳氮化合物+残余奥氏体,其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约为5~10%,残余奥氏体会影响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利用该工艺作为最终热处理的工件,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无法进一步提升,由此而产生技术瓶颈。链条销轴作为链条链板间的连接件,其硬度要求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耐久性能,目前,采用传统碳氮共渗工艺生产的链条销轴硬度上限为750HV0.1,在产品不断改良的当下,这个硬度上限亟需得到突破,因此,研发一种新的链条销轴碳氮共渗工艺是目前的大势所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条销轴碳氮共渗工艺。它具有减少了工件在热处理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提高了工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链条销轴碳氮共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渗碳处理:在网带炉或转炉中对工件进行渗碳处理,渗碳介质为甲醇和煤油,加热温度895~925℃,保温时间35~45min;
步骤B、渗碳淬火:渗碳处理保温时间达到后,利用20~80℃的淬火油对工件进行快速淬火;
步骤C、渗碳回火:对完成渗碳淬火的工件加热到170~190℃并保温170~190min进行低温回火;
步骤D、渗氮处理:在网带炉或转炉中对工件进行渗氮处理,渗氮介质为氨气,加热温度835~865℃,保温时间40~60min;
步骤E、渗氮淬火:渗氮处理保温时间达到后,利用20~80℃的淬火油对工件进行快速淬火;
步骤F、渗氮回火:对完成渗氮淬火的工件加热到170~190℃并保温170~190min进行低温回火;
步骤G、深冷处理:在深冷箱中对工件进行深冷处理,深冷温度-90~-70℃,保温时间90~120min;
步骤H、空气冷却:深冷处理保温时间达到后,将工件置于空气中回复到室温;
步骤I、深冷回火:对回复到室温的工件加热到170~190℃并保温170~190min进行低温回火。
前述的链条销轴碳氮共渗工艺中,所述步骤A中渗碳介质甲醇的用量为2.0~2.5mL/min,渗碳介质煤油的用量为3.0~3.5mL/min。
前述的链条销轴碳氮共渗工艺中,所述步骤D中渗氮介质氨气的用量为350~400L/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求精汽车链传动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求精汽车链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3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液伺服阀叠合量快速气动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推床用的消毒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