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3349.0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梁阿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B62D7/20;F16N11/00;F16N21/0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佳璐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系统 以及 控制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该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管柱,转向管柱的一端与方向盘相连,转向管柱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转向器总成,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壳体和转向传动杆,转向传动杆上设置有齿条部,齿轮与齿条部啮合且用于驱动转向传动杆移动,转向传动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存脂腔,转向传动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存脂腔,以在车辆行驶至预设里程时,第一存脂腔内的油脂适于加注至转向传动杆的外表面,第二存脂腔内的油脂适于加注至齿条部。根据本发明的转向系统,可在车辆行驶至预设里程时,通过第一存脂腔和第二存脂腔向转向传动杆加注油脂,以在车辆的生命周期内保持转向系统的润滑性能处于良好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背景技术
油脂对于转向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随着车辆里程数的增加,转向系统内的油脂会产生消耗,从而导致转向系统不能获得可靠润滑而发生干摩擦,转向传动杆发生磨损,进而引发转向系统松旷、异响、摩擦感加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转向系统,可在车辆的生命周期内保持转向系统的润滑性能处于良好状态。
本发明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上述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向系统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的一端与方向盘相连,所述转向管柱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转向器总成,所述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壳体和转向传动杆,所述转向传动杆上设置有齿条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部啮合且用于驱动所述转向传动杆移动,所述转向传动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存脂腔,所述转向传动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存脂腔,以在所述车辆行驶至预设里程时,所述第一存脂腔内的油脂适于加注至所述转向传动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存脂腔内的油脂适于加注至所述齿条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系统,可在车辆行驶至预设里程时,通过第一存脂腔和第二存脂腔向转向传动杆的外表面加注油脂,以在车辆的生命周期内保持转向系统的润滑性能处于良好状态,从而有利于提升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传动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推环和第一拉杆总成,所述第一推环套设在所述转向传动杆上,所述第一存脂腔形成在所述第一推环和所述第一拉杆总成之间;所述转向传动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推环和第二拉杆总成,所述第二推环套设在所述转向传动杆上,所述第二存脂腔形成在所述第二推环和所述第二拉杆总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器壳体与所述转向传动杆的所述第一端之间设置有支撑衬套,所述支撑衬套的内周面适于与所述转向传动杆的外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传动杆内设置有第一油脂通道,所述第一油脂通道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存脂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脂通道的内端开设在所述转向传动杆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脂通道包括:第一中心通道和第一径向通道,所述第一中心通道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存脂腔相连通,所述转向传动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储脂槽,所述第一中心通道的内端与所述储脂槽通过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数量为多条且沿所述第一中心通道的径向等间距分布,且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数量与所述转向传动杆的直径呈正相关。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传动杆内设置有第二油脂通道,所述第二油脂通道的外端与所述第二存脂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油脂通道的内端与所述齿条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脂通道包括:第二中心通道和第二径向通道,所述第二中心通道的外端与所述第二存脂腔相连通,所述第二中心通道的内端与所述齿条部的齿根通过所述第二径向通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3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