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缩醛制备高浓度甲醛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3890.1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成;董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尚华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永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7/04 | 分类号: | C07C47/04;C07C45/51;C07C4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缩醛 制备 浓度 甲醛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缩醛合成高浓度甲醛的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甲醛合成单元、甲醛吸收单元;甲醛合成单元包括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以及与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连接的导热油循环单元、甲缩醛预处理单元和产物冷却单元,甲缩醛预处理单元与产物冷却单元进行热交换;采用本发明制备甲醛的纯度可一步得到纯度75%±5,并解决了常规甲醛生产过程中转化率、选择性及收率低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单耗,提高了下游对甲醛的应用空间,本发明应用前景广阔,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甲缩醛制备高浓度甲醛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是能降低油耗和减少尾气污染的新型环保型柴油含氧组分,与柴油的互溶性极好,能够改善柴油燃烧性能,使汽车尾气污染减排50%以上。但是,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过程对原材料要求苛刻,需要75%浓度以上的甲醛或无水甲醛。同时,甲醛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进行反应,合成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和乌洛托品等药品对75%浓度以上甲醛及无水甲醛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但是,目前75%浓度以上甲醛、无水甲醛都是由工业甲醛水溶液经过各种方法除去水分而得到,直接制备75%浓度以上甲醛,及无水甲醛十分必要。目前成熟的合成甲醛方法包括甲醇银催化法、甲醇铁钼催化法等,所产出的甲醛中含有大量的水,而且甲醛水溶液的蒸汽压较低,甲醛和水很容易形成共沸物,因此分离和提纯甲醛十分困难,导致能耗大,成本高。
因此,如何制备高浓度甲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缩醛制备高浓度甲醛的方法,能够合成高浓度的甲醛,降低分离、提纯甲醛的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缩醛合成高浓度甲醛的系统,一种甲缩醛合成高浓度甲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以及与所述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连接的导热油循环单元、甲缩醛预处理单元和产物冷却单元,所述甲缩醛预处理单元与所述产物冷却单元进行热交换。
优选的,所述导热油循环单元包括导热油储罐、导热油循环泵、导热油加热器、反应器导热油储罐、导热油冷凝器和第一蒸汽发生器;
所述导热油储罐通过导热油循环泵与所述导热油加热器连接;
所述导热油加热器与所述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连接;
所述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与所述反应器导热油储罐循环连接;
所述反应器导热油储罐与所述导热油储罐连接,与所述导热油冷凝器循环连接;
所述导热油冷凝器与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循环连接,所述第一蒸汽发生器内输入热水,产生的蒸汽输入蒸汽管网。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反应器及换热器管程与壳程,通过导热油将反应热移走,又能控制反应温度,移走的反应热量与热水进行热交换产生蒸汽,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
优选的,所述甲缩醛预处理单元包括甲缩醛蒸发器、混合器、组合风机和混合物预加热器;所述甲缩醛蒸发器内通入甲缩醛,且与所述蒸汽管网连接输入蒸汽,下游连接所述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上游通过所述组合风机分别与外部和循环气体连通,下游通过所述混合物预加热器与所述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连接;所述混合物预加热器与所述产物冷却单元连接,进行热交换。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利用物料之间的温度差,既能升高物料温度,又能提高降低物料温度,这样既充分利用装置能量,又能减小设备投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尚华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永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市尚华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永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3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碱脆的低合金钢、板材、焊管、无缝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通风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