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联网的行车示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4104.X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0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龙;罗莲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英华达(南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G08G1/01;G08G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夏彬 |
地址: | 2011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行车 示警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示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行车示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行车车辆从平台获取行人数据包,所述行人数据包由多个车辆上传的行人数据整合得到,所述行人数据包包括多个行人的行人数据,所述行人数据至少包括行人位置和行人前进向量;根据行车车辆的行进数据确定行车车辆的碰撞风险区域的位置范围;根据行人位置和行人前进向量计算是否有行人进入所述碰撞风险区域;如有,则发送示警信号。本发明的行车示警方法通过车联网整合多行车车辆探测的行人数据,对于可能出现在司机视野盲区的行人做到有效地监测,实现事前示警作用,有效地减少了由于司机视野盲区造成的事故发生的频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示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车辆设计及其他各种原因,日常行车视野总是存在盲区,对车辆及行人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各种行人防护方法应运而生。其中的一种就是基于V2X(vehicle toeverything,车联网)的车辆与行人通信机制,V2X就是把汽车变成驾驶员眼睛,它可以在驾驶员注意到之前看见驾驶员难以注意到行人、行车标志等然后提醒驾驶员。
但是,现有的V2X技术中,或者要求行人佩戴通信装置方可进行碰撞预警,倘若行人没有通信能力,则需要影响检测设备方可实现;或者是基于AI与V2X推出了行人防护技术实现方法是依靠路测设施使用机器视觉侦测行人,当行人还在道路司机视野盲区中,车载设备就已经开始预警司机减速停车,待行人出现并通过道路。此方法能有效保障行人与行车安全,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如此方法需要的公路网络庞大,全覆盖路测设备成本大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示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车联网中的多车辆数据实现有效地监测可能出现在司机视野盲区的行人,减少了由于司机视野盲区造成的事故发生的频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示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行车车辆从平台获取行人数据包,所述行人数据包由多个车辆上传的行人数据整合得到,所述行人数据包包括多个行人的行人数据,所述行人数据至少包括行人位置和行人前进向量;
根据行车车辆的行进数据确定行车车辆的碰撞风险区域的位置范围;
根据行人位置和行人前进向量计算是否有行人进入所述碰撞风险区域;
如有,则发送示警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行人数据还包括行人图像特征值,所述行人图像特征值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获得车辆上传的行人的多帧图像;
确定图像中的目标行人;
提取所述目标行人的行人图像特征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行人前进向量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获取第i车所述多帧图像中的当前帧图像,从所述当前帧图像中计算当前帧第j个行人位置;
获取所述多帧图像中的前一帧图像,从所述前一帧图像中计算前一帧第j个行人位置;
根据当前帧行人位置、前一帧行人位置计算以及每帧图像的时间间隔获得所述行人前进向量Vij,其中,i和j为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行人数据包由多个车辆上传的行人数据根据每个车辆上传的行人数据的行人置信度整合得到;
所述行人置信度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英华达(南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英华达(南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4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