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5965.X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尧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娄嘉宁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燃料 生物 乙醇 发酵 转换 反应 设备 | ||
1.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其结构包括:顶通风筒(1)、菌液盘架槽柜(2)、入料漏斗槽(3)、活塞泵管(4)、电动机(5)、菌液观察窗(6)、排液底管(7),其特征在于:
所述菌液盘架槽柜(2)嵌套于活塞泵管(4)的右侧,所述入料漏斗槽(3)焊接在活塞泵管(4)的顶部上,所述顶通风筒(1)插嵌在菌液盘架槽柜(2)的顶部上,所述活塞泵管(4)与电动机(5)机械连接,所述菌液观察窗(6)紧贴于菌液盘架槽柜(2)的右下角,所述排液底管(7)与菌液盘架槽柜(2)的底部插嵌在一起,所述入料漏斗槽(3)安设在菌液盘架槽柜(2)的左侧;
所述菌液盘架槽柜(2)设有通风发酵槽(2A)、培养皿盘架(2B)、通风管槽盘(2C)、柜壳体(2D)、集液胶头管(2E)、轴心柱杆(2F)、菌液收集池(2G);
所述通风发酵槽(2A)与柜壳体(2D)为一体结构,所述集液胶头管(2E)插嵌在培养皿盘架(2B)的底部下,所述通风管槽盘(2C)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柜壳体(2D)的左右两侧,所述培养皿盘架(2B)与轴心柱杆(2F)机械连接,所述菌液收集池(2G)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轴心柱杆(2F)的左右两侧,所述培养皿盘架(2B)安装于通风发酵槽(2A)的内部,所述柜壳体(2D)嵌套于活塞泵管(4)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盘架(2B)由弧囊盘座(2B1)、底垫槽盘(2B2)、斜浇道块(2B3)组成,所述弧囊盘座(2B1)紧贴于底垫槽盘(2B2)的顶面上,所述斜浇道块(2B3)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底垫槽盘(2B2)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囊盘座(2B1)由轴扣囊垫盘(2B11)、载玻培养板(2B12)、弧瓣槽(2B13)、十字浇道板(2B14)组成,所述轴扣囊垫盘(2B11)与弧瓣槽(2B13)为一体结构,所述弧瓣槽(2B13)与十字浇道板(2B14)紧贴在一起,所述载玻培养板(2B12)安装于弧瓣槽(2B1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槽盘(2C)由格栅槽盘体(2C1)、通风窄管(2C2)组成,所述格栅槽盘体(2C1)与通风窄管(2C2)扣合在一起,所述通风窄管(2C2)安装于格栅槽盘体(2C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槽盘体(2C1)由弧道槽(2C11)、弹簧丝(2C12)、隔架板槽(2C13)、内芯轮盘(2C14)组成,所述弹簧丝(2C12)安设在隔架板槽(2C13)的顶部上,所述弧道槽(2C11)与隔架板槽(2C13)均紧贴于内芯轮盘(2C14)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胶头管(2E)由胶头球帽(2E1)、椭球囊扣块(2E2)、注射管(2E3)组成,所述胶头球帽(2E1)嵌套于椭球囊扣块(2E2)的顶部上,所述注射管(2E3)插嵌在椭球囊扣块(2E2)的底部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头球帽(2E1)由顶瓣槽胶壳(2E11)、集液细管(2E12)、渗透柱块(2E13)、滤液板座(2E14)组成,所述顶瓣槽胶壳(2E11)嵌套于集液细管(2E12)的顶部上,所述集液细管(2E12)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插嵌在渗透柱块(2E13)与滤液板座(2E14)的顶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2E3)由甬道槽(2E31)、三叉分管架(2E32)、注射内腔筒(2E33)、漏斗窄槽(2E34)组成,所述甬道槽(2E31)与漏斗窄槽(2E34)分别插嵌在三叉分管架(2E32)的上下两侧,所述三叉分管架(2E32)安装于注射内腔筒(2E33)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59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