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5965.X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尧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娄嘉宁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燃料 生物 乙醇 发酵 转换 反应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其结构包括:顶通风筒、菌液盘架槽柜、入料漏斗槽、活塞泵管、电动机、菌液观察窗、排液底管,本发明实现了运用顶通风筒与菌液盘架槽柜相配合,让生物乙醇单独得到隔离培育通过通风发酵槽通风好氧繁殖,再形成离心震动培养皿盘架将成熟的乙醇微生物通过斜浇道块引导进行输出适配微生物质燃料达到沼气内燃加工效果,使设备内的发酵转换反应形成好氧型生物滋生,且回转机架配合底盘的集液胶头管使菌液逐滴汇集,方便后期管道抽取菌液形成润滑引导生物乙醇进入连供加持内燃的效果,保障设备通风发酵生物培植技术的高效性,且对发酵转换干扰度压低,提高设备工作进程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属于通风发酵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通风发酵操作是给好氧型微生物质染料和生物乙醇搭配进行沼气制备内燃的常用转换进程,方便发酵转换反应的内环境加工处理,且持续保障通风性,方便生物活性的保持度,从而实时配合设备连供燃料,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微生物质燃料常用生物乙醇形成配合沼气的甲烷物质进行混合燃烧操作,方便内热能的持续供应消耗效果,但生物乙醇产生的菌液也是持续配合发酵转换的物质,可菌液受到其他生物质混合会产生被吸收的现象,造成菌液消耗量大且生产量小,从而导致供不应求的发酵转换反应滞缓现象,影响微生物质染料的间断性,致使通风发酵过程中菌液的析出率低,且内部物料干扰严重,导致生物乙醇菌液的适配度低下,造成微生物质燃料的发酵转换反应受到内部阻碍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以解决微生物质燃料常用生物乙醇形成配合沼气的甲烷物质进行混合燃烧操作,方便内热能的持续供应消耗效果,但生物乙醇产生的菌液也是持续配合发酵转换的物质,可菌液受到其他生物质混合会产生被吸收的现象,造成菌液消耗量大且生产量小,从而导致供不应求的发酵转换反应滞缓现象,影响微生物质染料的间断性,致使通风发酵过程中菌液的析出率低,且内部物料干扰严重,导致生物乙醇菌液的适配度低下,造成微生物质燃料的发酵转换反应受到内部阻碍操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生物质燃料的生物乙醇菌液的发酵转换反应设备,其结构包括:顶通风筒、菌液盘架槽柜、入料漏斗槽、活塞泵管、电动机、菌液观察窗、排液底管,所述菌液盘架槽柜嵌套于活塞泵管的右侧并且相互贯通,所述入料漏斗槽焊接在活塞泵管的顶部上,所述顶通风筒插嵌在菌液盘架槽柜的顶部上并且相互贯通,所述活塞泵管与电动机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菌液观察窗紧贴于菌液盘架槽柜的右下角,所述排液底管与菌液盘架槽柜的底部插嵌在一起,所述入料漏斗槽安设在菌液盘架槽柜的左侧,所述菌液盘架槽柜设有通风发酵槽、培养皿盘架、通风管槽盘、柜壳体、集液胶头管、轴心柱杆、菌液收集池,所述通风发酵槽与柜壳体为一体结构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集液胶头管插嵌在培养皿盘架的底部下并且相互垂直,所述通风管槽盘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柜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培养皿盘架与轴心柱杆机械连接,所述菌液收集池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轴心柱杆的左右两侧,所述培养皿盘架安装于通风发酵槽的内部,所述柜壳体嵌套于活塞泵管的右侧并且相互贯通。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养皿盘架由弧囊盘座、底垫槽盘、斜浇道块组成,所述弧囊盘座紧贴于底垫槽盘的顶面上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弧囊盘座与底垫槽盘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斜浇道块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底垫槽盘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囊盘座由轴扣囊垫盘、载玻培养板、弧瓣槽、十字浇道板组成,所述轴扣囊垫盘与弧瓣槽为一体结构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弧瓣槽与十字浇道板紧贴在一起,所述载玻培养板安装于弧瓣槽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59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