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腐蚀性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47069.7 申请日: 2020-04-28
公开(公告)号: CN111530012A 公开(公告)日: 2020-08-14
发明(设计)人: 黎茜茜 申请(专利权)人: 黎茜茜
主分类号: A62D1/00 分类号: A62D1/00;A62D1/02;A62D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499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腐蚀性 气溶胶 灭火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抗腐蚀性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灭火剂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硝酸钾为主氧化剂,硫酸铝和碳酸氢钠为助氧化剂,木炭为还原剂,甘草粉作发泡剂,糯米粉为粘结剂,制备出灭火剂基体,采用硬脂酸对灭火剂基体进行包覆处理,制备出一种抗腐蚀性气溶胶灭火剂;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在燃烧后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与甘草粉作用生成许多气泡,能覆盖在着火物的表面上隔绝空气,同时二氧化碳是惰性气体,不助燃,气溶胶发生剂在喷放以后,产物主要是钾的氧化物、碳酸盐和碳酸氢盐,这几种物质都很容易吸湿,它们均能与水反应产生强碱性溶液,泡沫覆盖在电子金属部件上起到隔离的作用,避免这些产物会对被保护的电子金属部件产生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腐蚀性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灭火剂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灾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且发生时间和地点难以准确掌握预测,消防法规定任何公共场所均必须安装灭火设施。长久以来,为了防范和消灭火灾,人们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措施,研制了各种各样的灭火设备,常见的有清水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等。这四种灭火剂,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受制于灭火机理和灭火效率的影响,它们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广义上的气溶胶是指以液态物质或者固态小颗粒为分散质,以空气为分散介质的胶体体系。液态物质为分散质,空气为分散介质的气溶胶一般称为雾;固态小颗粒为分散质,空气为分散介质的气溶胶称为烟,当固态小颗粒达到微米级时也被称作霾。上世纪中叶,气溶胶灭火剂系统才开始研发,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直才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并被大量研究。当今气溶胶灭火体系主要有冷气溶胶灭火剂支系和热气溶胶灭火剂支系,后者因其技术先进,实用价值高,成为了争相研究的焦点。

冷气溶胶灭火剂是利用机械或高区气流将固体或液体超细灭火微粒分散于气体中而形成的灭火溶胶。目前应用于冷气溶胶灭火剂中的灭火微粒是由物理分散法或化学分散法制成的,主要的成分是超细干粉灭火剂。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经普通干粉灭火剂多次粉碎研磨而成,在粉碎之前还必须经过一定的处理,加入适量助磨剂提高研磨效果、加入隔离剂提高颗粒流散性、加入防潮剂防止吸潮成块等。超细干粉灭火剂利用高压惰性气体作为动力源,将细小微粒释放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冷气溶胶灭火剂在释放前,必须确保动力气体和颗粒独立储存,互不接触影响。当灭火剂工作时,超细干粉颗粒则通过高压气流被释放到火场中。细小颗粒可以绕开障碍物,弥漫在火场中并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从而达到快速持续灭火目的。冷气溶胶灭火剂目前面临的两个难题:一是灭火微粒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提高空间弥散程度;二是超细干粉在储存过程中要防止结块。上述两个技术瓶颈一直困扰着冷气溶胶灭火系统的发展。冷气溶胶灭火剂体系中还包括超细水雾灭火剂,超细水雾一般是指粒径在20-120um之间的小水滴,这种小水滴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接触火焰后能迅速汽化,吸收热量,从而达到灭火效果。但其设备系统比较庞大,需要架设管道,日常维护费用比较昂贵,微米级的水雾在释放的过程中又极易凝结,造成粒径过大,影响灭火效果。形成的水渍,也会对电路仪器设备造成短路。

热气溶胶灭火剂(发生剂)是由氧化剂、可燃剂、粘合剂、改性剂等物质混合而成的固体烟火药。通过电流或热的作用,使药剂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后的产物为固体小微粒,通过降温处理,被释放到火场中,从而形成灭火的气溶胶。热气溶胶灭火剂不能直接灭火,只有当火灾发生后,触发系统工作,点燃热气溶胶灭火剂,进行快速的燃烧反巧,产生的惰性气体和固态小颗粒喷出灭火装置,从而起到灭火作用。热气溶胶药剂燃烧后产生的细小颗粒直径主要在1um左右,这种细小粒子表面积很大,可以通过无规则的布朗运动迅速弥漫整个空间,以全覆盖的方式进行灭火,所以灭火效能很高。

热气溶胶灭火剂技术先进,使用广泛,应用前景巨大。目前市售的K型热气溶胶灭火剂存在产物对电子金属部件有巨大腐蚀性,喷口易被堵塞的问题,制约了其应用范围。市售的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存在喷射速度慢,反应不完全,灭火效能低,在药剂长期储存后,点火率无法有效保证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茜茜,未经黎茜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7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