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及废切削液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8002.5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9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辉;王桂玉;雷道军;蒋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C1/24;C02F103/1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苏晶晶 |
地址: | 2131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综合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及废切削液处理方法。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切削液收集装置、管式膜系统、循环罐、多级RO系统、准备罐、过滤器、脱氨膜系统、产水罐、硫酸罐、RO浓液罐、常温蒸发系统、油水浓液罐、破乳系统。本发明通过特种有机膜实现含油废水和含盐废水的有效分离,全程纯物理分离,废水氮磷零排放,氨氮回收制备硫酸铵产品,氨氮利用率达90%以上,不添加任何药剂实现乳化油含油率达95%以上,实现乳化油的可利用,出水达标回用,危废减量可达9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切削液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及废切削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工业在车、磨、削、轧等加工过程中,普遍使用切削液来冷却、润滑、清洗、防锈,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但由于废切削液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损害,因此废切削液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归类为HW09危险废物,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目前处理废切削液工艺多采用常规的物化方法结合生化处理,这种常规的技术路线处理工段繁琐、成本高,处理后的废液达不到排放要求,且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浮渣及污泥。也有少数工艺采用特殊膜设备法进行处理,但大多工艺不完整,后续仍需要常规物化、生化等手段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回收处理问题,且常规物化处理成本高;也有直接采用蒸发浓缩处理的工艺,但由于成本较高,出水不达标,易结垢,难以得到推广。上述处理方法均无法实现只靠物化处理即可有效处理废切削液至达标排放,同时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CN108865400A一种切削废液再生回用处理装置及工艺,切削废液回收装置包括:用于使微米级油滴凝聚成大粒径油滴的分子碰撞凝聚反应腔体、用于除去大粒径油滴及颗粒物的分离模块及用于杀菌及性能修复处理的紫外光催化氧化模块。处理工艺耦合了分子碰撞凝聚技术、异相油污分离及颗粒物去除技术和光催化高级氧化技术三者的作用,除去切削废液中的机械加工污油,改善发黑发臭现象。其同样是利用了物化和生化手段结合处理切削废液,且并未针对性解决油水分离,废水达标排放和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废切削废液处理不能仅通过物理方法实现油水有效分离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采用特种膜实现油水分离,油经过高温浓缩破乳后用于乳化油的再生,水经过全膜工艺后达标排放,而水中的氨氮则经过脱氨膜的处理,用作肥料原料,废水氨氮零排放,从而实现废切削液资源化、减量化应用,工艺整体危废减量化可达98%以上,回收的乳化液含油率达到95%以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切削液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废切削液收集装置、管式膜系统、循环罐、多级RO系统、准备罐、过滤器、脱氨膜系统、产水罐、硫酸罐、RO浓液罐、常温蒸发系统、油水浓液罐、破乳系统,
所述切削液收集装置与管式膜系统的进液端相连接,管式膜系统的出液端分别与循环罐和油水浓液罐的进液端相连接,
所述循环罐的出液端与RO系统进液连接,RO系统的出水端与准备罐进液端连接,RO系统的浓液端与RO浓液罐进液端连接,
所述准备罐、过滤器、脱氨膜系统和产水罐依次连接,硫酸罐与脱氨膜系统连接,
所述油水浓液罐与破乳系统依次连接,破乳系统的出水端与切削液收集装置连接,
所述RO浓液罐与常温蒸发系统连接,常温蒸发系统的出水端与切削液收集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中管式膜系统一端连接切削液收集装置,对切削液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实现切削废乳液中含盐的废水与含油的乳液的分离。
其中管式膜系统排浓方式(排放含有乳液至油水浓液罐)设有在线排浓跟离线排浓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8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