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独立框架的汽车天窗遮阳帘及其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8774.9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1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爱国;郭伟峰;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赛诺泰克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陈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框架 汽车 天窗 遮阳 及其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独立框架的汽车天窗遮阳帘及其安装结构,其包括一主要由前横梁、左导轨、后横梁和右导轨首尾依次定位连接组成的独立框架本体,并在后横梁上定位装设有遮阳帘卷轴总成和遮阳帘布驱动装置,该遮阳帘卷轴总成的遮阳帘布的左右两侧边张紧定位设于左、右导轨处;遮阳帘布驱动装置包括定位设于后横梁处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和遮阳帘布定位连接的电气路管件,驱动电机能够通过电气路管件驱动遮阳帘布沿左、右导轨展开和收卷。该遮阳帘的安装结构根据安装载体的不同,通过安装支架和/或独立框架本体上的定位销进行定位并通过连接件将其安装在不同载体上,不仅能够适用于可开启天窗系统,还主要适用于不可开启汽车天窗的固定玻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阳帘及其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带独立框架的汽车天窗遮阳帘及其安装结构,属于汽车天窗遮阳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遮阳帘广泛应用于汽车全景天窗系统,其主要通过电机驱动卷轴系统对遮阳帘的打开和关闭实现自动控制。在汽车天窗遮阳帘结构中,遮阳帘需要一个框架来支撑帘布展开时的张紧功能,一般天窗遮阳帘的框架是直接集成在天窗系统上的。现有的汽车天窗大部分均为可开启全景天窗,但随着需求的多样化,且可开启天窗噪音、漏水等问题日益突显,具有大尺寸固定玻璃的汽车天窗是未来的大趋势。
现有的汽车天窗遮阳帘基本都是仅能够适用于可开启全景天窗的遮阳帘,其常见的具体结构如说明书附图1中所示,其主要包括前玻璃1、后玻璃2、天窗框架3、驱动电机4、遮阳帘5、滑动机构6和挡风网7,其中天窗遮阳帘系统的卷轴固定的天窗框架的后横梁上,帘布张紧结构依靠天窗框架导轨,由独立的电机驱动遮阳帘的运行。此种结构的天窗遮阳帘在安装时需要与天窗框架机构同步安装,安装工艺比较复杂,可维修性差,如果遮阳帘发生损坏,需要拆卸天窗结构,甚至更换整个天窗总成。另外,遮阳帘与天窗玻璃滑动机构共用一个导轨,两者对导轨的精度要求不一致,在满足天窗玻璃滑动机构精度的要求下,容易导致遮阳帘张紧状态过松或过紧,从而影响遮阳帘的外观质量,也可能会导致遮阳帘脱离导轨,造成撕裂或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独立框架的汽车天窗遮阳帘及其安装结构,该遮阳帘带独立的框架,安装维修方便,遮阳帘张紧程度适当,其不仅适用于可开启天窗系统,还主要适用于不可开启汽车天窗的固定玻璃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独立框架的汽车天窗遮阳帘,以遮阳帘布展开和收卷方向为前后方向,以与该前后方向在遮阳帘布所在平面内的垂直方向为左右方向,包括独立框架本体,该独立框架本体主要由前横梁、左导轨、后横梁和右导轨首尾依次定位连接组成;
其中所述后横梁上定位装设有遮阳帘卷轴总成和遮阳帘布驱动装置,该遮阳帘卷轴总成包括定位装设于后横梁处的卷轴、卷绕设于卷轴上的遮阳帘布、和定位设于遮阳帘布尾端的定位梁,所述遮阳帘布的左右两侧边张紧定位设于左、右导轨处;所述遮阳帘布驱动装置包括定位设于后横梁处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和遮阳帘布定位连接的电气路管件,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通过电气路管件驱动遮阳帘布沿所述左、右导轨展开和收卷;
其中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左导轨和右导轨上均分别定位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定位的安装点。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左、右导轨的底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定位板,该定位板上沿导轨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若干个定位凸耳,且每个定位凸耳上均开设有一用于安装的导轨定位孔作为安装定位的安装点。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后横梁包括呈半圆空心柱状结构的容纳腔,该容纳腔沿中心轴线方向的两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折板,其中朝向独立框架本体外侧的折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的后横梁定位孔作为安装定位的安装点。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赛诺泰克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赛诺泰克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8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