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组织的机器互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0824.7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6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肖艳军;王宽;肖艳春;周围;孟召宗;刘伟玲;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机器 方法 | ||
1.一种自组织的机器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完成工业相应生产需求并能完成通讯工作的具有多线程工作能力的多个工业控制器设备;每个工业控制器设备中均能植入自组织互联的驱动程序,被网关设备随机分配一个IP地址,多个工业控制设备根据实际工作内容需求进行分组,每个组中某个时刻下指定一个工业控制设备为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负责本组内协同工作;多个分组的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通过网关设备管理互联,网关设备及多个工业控制器设备自动接入网络,构成自组织网络;
设备自动接入网络包括以下步骤:
设备自检时检测网络连接情况,若接入则获取自己的IP地址,若未接入进入单机状态;
设备将自己的IP和包括名字功能在内的主要信息打包,在网络中广播数据包;
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接收并解析数据包,更新网络中设备接入情况并打包发送给所有设备;
设备解析数据包,新接入设备得到网络中其它设备的信息,其它设备得到新设备信息;
网络中设备通过打包发送和接收解析数据包自由通讯,同时向通讯设备汇报通讯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织互联的驱动程序包括设备互联的逻辑的程序:包括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的通讯逻辑、其它设备自动接入网络的程序;实现通讯功能的程序:包括数据包的打包和解析、IP地址的调用和识别、心网络跳包用于确认连接的程序;相关数据库的程序:包括网络中设备连接情况的数据库、网络通讯情况的数据库、数据包对应数据的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织互联的驱动程序的具体流程是:
开始,设备上电后完成自检、自诊断和上电初始化,检查设备联网通讯情况,设备如果没有连接到网络中,设备在人机交互界面显示网络未连接的标志,并进入单机工作的状态,持续判断是否连接到网络;设备如果连接到网络,则设备接下来进入自组织互联的工作状态;
设备与网关设备通讯,被网关设备随机分配一个IP地址,并将自身包括IP地址、名称和功能的信息广播到网络中;判断当前设备是否为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如果是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则接收其它设备信息并解析设备信息,生成网络中设备连接情况的数据库报表,连接其它设备,并向其它设备发送网络设备连接情况,运行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的通讯管理工作程序,判断设备网络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确认设备连接情况,更新网络设备信息,更新网络中设备连接情况的数据库报表,发送网络设备信息;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继续运行相应的工作程序;
若当前设备不是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则生成、打包、广播设备信息,解析网络中其它设备发送的设备信息,判断所发送来的设备信息是否为通讯设备,如果不是则继续等待,如果是则与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建立连接获取网络设备连接情况,运行设备相应的工作程序,返回判断是否该设备负责通讯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备互联的逻辑的程序的过程是:首先设备上电后进行自检和初始化,然后判断是否进行网络连接,如果没有进行网络连接则运行单机程序,否则与路由器等网关设备进行连接;连接后此设备与网关设备通讯获得网络信息,例如此设备分配的IP地址,然后根据工作需求判断此设备是否为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如果不是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则生成此设备的信息,包括IP地址和设备ID等重要的信息,打包后向网络中其它设备广播,然后等待网络中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与此设备建立连接,接收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发送的网络设备信息,获得网络中其它设备的信息和连接情况,然后根据工作需求与其它设备进行连接;若是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则接收解析网络中其它设备发送的信息,生成网络设备信息的报表,然后根据其它设备的IP地址与其它设备建立TCP连接,将网络设备信息发送给其它设备,同时监控设备网络的变换,如果出现变化,则更新网络设备信息并发送给其它设备,使其它设备获得实时的网络设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8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