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组织的机器互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0824.7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6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肖艳军;王宽;肖艳春;周围;孟召宗;刘伟玲;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机器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组织的机器互联方法,该方法让接入同一设备网络中的设备自组织的互联互通,新加入网络的设备通过向网络中所有的IP地址广播自己的IP地址和设备主要信息,让网络中所有设备都能知道网络中的设备和此设备的IP地址,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讯。网络中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接收其它设备的广播地址和情况后,得到网络中设备的接入情况,向其它设备通过TCP进行通讯其它设备停止广播,由通讯设备管理网络通讯的情况,其它设备的通讯情况都会被通讯设备记录下,设备之间构成自组织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生产通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组织的机器互联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纺织工业领域。在工业现场构建生产设备的机器网络需要将各个机器互联互通,实现机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可以通过某一台机器访问其它的机器得到其它机器的数据,更改其它机器的设备参数。将某个设备接入网络就可使所有设备上网。
实用新型CN208440765U所述的纺织机器虽然增加的通讯模块,可以通过Web远程更改数据的参数,但没有实现各个纺织机器互联互通,实现纺织机器之间进行通讯。专利CN104244228采用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及组建方法,通过通讯终端搭建自组织网络,属于通用的自组织连接的方法,没有考虑工业生产实际需求,特别是复杂且变化的工业协同生产对通讯网络柔性的需求,而通过相同的服务器标识集组建网络的方法,工业设备安装固定ID的通讯终端进行通讯。组建网络需要更改成相同的服务器标识集,设备之间的第一次通讯也需要输入对方的IP地址,每个设备在网络中也需要有固定的IP地址,不能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自动连接。目前有关机器设备互联的方法,主要是给每个设备一个固定的IP地址,将所有设备连接到一个路由器或交换机上,设备之间通过访问彼此的IP地址,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当设备重新上电或有新的设备加入到网络中时,由于设备的IP地址改变,无法加入到原来的网络中,需要给每个设备重新设置一遍IP地址,耽误生产需要改进。
现有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方法进行网络连接时需要对设备进行人工调整,更改设备的网络参数,当网络连接变化情况较为频繁时,需要大量的人力频繁更改网络参数,对工业生产带来不便,不能应对多变的工业生产环境。
2.现有方法没有考虑工业设备的处理器运算资源有限,进行工业控制工作的同时完成通讯工作,当通讯任务过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工业控制工作,而固定的通讯路线会导致通讯中心的通讯压力过大,通讯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避免对正常的工业控制工作的影响。
3.现有方法通过给固定的通讯终端固定的IP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通讯终端不能识别其它设备的信息,网络通讯的情况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控,难以保障设备网络连接和通讯工作较高的可靠性,而工业生产对生产过程有很高的可靠性的要求,现有方法的通讯工作不满足工业生产过程高可靠性的要求。
4.现有方法没有考虑工业生产中,复杂的协同生产工作对通讯的柔性的需求,通讯工作需要根据生产的需求,改变网络连接情况,使工作相关的几个设备能够建立连接,完成与协同生产工作对应的通讯工作,以保障通讯路线的通畅和通讯的实时性,避免由于通讯阻塞导致进行协同生产的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组织的机器互联方法。该方法让接入同一设备网络中的设备自组织的互联互通,新加入网络的设备通过向网络中所有的IP地址广播自己的IP地址和设备主要信息,让网络中所有设备都能知道网络中的设备和此设备的IP地址,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讯。网络中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接收其它设备的广播地址和情况后,得到网络中设备的接入情况,向其它设备通过TCP进行通讯其它设备停止广播,由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管理网络通讯的情况,其它设备的通讯情况都会被负责通讯管理的设备记录下,设备之间构成自组织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