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运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1434.1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林蔚喆;蔡小兵;赵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9/02 | 分类号: | B62D59/02;B60P3/00;B60P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运车,转运车包括:车架部分;支架部分,支架部分为多个,多个支架部分分为两组,两组支架部分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组支架部分均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架部分;其中,各个支架部分均包括多个用于对目标物体进行支撑的支撑臂,多个支撑臂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本发明的转运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转运车的转运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运车。
背景技术
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零部件进行转运。目前,通常使用转运车对一些尺寸较大的零部件进行转运。由于转运车的尺寸限制以及出于对零部件的保护考虑,现有的转运车一次性只能转运少量零部件,转运效率较低。
以客车的制造过程为例,客车的顶盖通常是加工成顶盖总成之后通过转运车转运到组装工位进行组装。由于将顶盖总成堆叠放置会出现顶盖总成受压损坏的情况,因此,现有的转运车要么一次性一般只能对一个顶盖总成进行转运,转运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运车的转运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运车,转运车包括:车架部分;支架部分,支架部分为多个,多个支架部分分为两组,两组支架部分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组支架部分均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架部分;其中,各个支架部分均包括多个用于对目标物体进行支撑的支撑臂,多个支撑臂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各个支撑臂可转动地设置在相应的支架部分上以具有用于与目标物体接触的支撑位置和用于对目标物体进行避让的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两组支架部分的支撑臂相对设置;各个支撑臂的旋转轴线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位于同一个支架部分上的至少两个支撑臂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投影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各个支架部分上的多个支撑臂分为两组,两组支撑臂均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臂,两组支撑臂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投影间隔设置;支架部分的主体结构上与两组支撑臂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两条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容纳槽,当各个支撑臂处于避让位置时,各个支撑臂的至少部分位于相应的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车架部分包括:多根纵梁,多根纵梁沿第一方向间隔;多根横梁,各根横梁与多根纵梁均连接,多根横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车轮,车轮可旋转地安装在车轮架上,车轮架与至少一根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车架部分具有用于对其进行牵引的牵引端,牵引端为车架部分的沿第二方向的一端;车轮为多个,多个车轮包括:前轮,前轮绕竖直方向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后轮,后轮位于前轮远离车架部分的牵引端的一侧,后轮固定设置在至少一根纵梁上。
进一步地,车架部分具有用于对其主体部分进行牵引的牵引端,牵引端为车架部分的沿第二方向的一端;车轮为多个,多个车轮包括多个后轮,多个后轮均设置于车架部分的远离牵引端的一端;多个后轮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后轮的车轮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车架部分包括:第一加强梁,第一加强梁为两根,两根第一加强梁位于多根纵梁的上方,两个第一加强梁与多根纵梁中的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的两根纵梁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一连接梁,第一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对应地与相应的第一加强梁和相应的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转运车包括牵引架部分,牵引架部分设置于车架部分的靠近牵引端的一端;牵引架部分包括多根牵引梁,多根牵引梁均与多根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牵引梁包括两根斜梁,两根斜梁呈八字形布置,两根斜梁之间间距较大的一端均与车架部分连接;位于车架部分的牵引端的横梁包括中间段和两个边缘段,中间段位于两根斜梁之间,两个边缘段分别对应地设置于于两根斜梁的两侧。
进一步地,牵引梁包括中心梁,中心梁位于两根斜梁之间,中心梁通过多根第二连接梁与两根斜梁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1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