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空气质量控制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1532.5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肖静;朱祥禹;杨嘉伟;赵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屠佳婕 |
地址: | 33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空气质量 控制 方法 系统 移动 终端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汽车空气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汽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目标汽车当前所处环境的一氧化碳环境浓度,并计算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与所述一氧化碳环境浓度之间的浓度比值;
判断所述浓度比值是否大于比值阈值;
当判断到所述浓度比值大于所述比值阈值,控制所述目标汽车切换至外循环;
当判断到所述浓度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比值阈值,控制所述目标汽车切换至内循环;
获取所述目标汽车内的一氧化碳车内浓度,当所述一氧化碳车内浓度在预设浓度范围内时,向驾驶员发送提示报警;
当所述一氧化碳车内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浓度时,控制所述目标汽车熄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气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浓度比值是否大于比值阈值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浓度;
当判断到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浓度,则直接获取所述目标汽车内的所述一氧化碳车内浓度;
当所述一氧化碳车内浓度在所述预设浓度范围内时,向驾驶员发送提示报警;
当所述一氧化碳车内浓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浓度时,控制所述目标汽车熄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气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浓度比值是否大于比值阈值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一氧化碳环境浓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浓度;
当判断到所述一氧化碳环境浓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浓度时,将所述目标汽车切换至内循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气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汽车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当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获取所述目标汽车内的车内温度值,并计算所述车内温度值与所述环境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
若所述温度差值大于差值阈值时,将所述目标汽车切换至外循环;
若所述车内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将所述目标汽车切换至内循环,并开启空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气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驾驶员发送提示报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驾驶员的通讯地址,并向所述通讯地址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提示文字、提示语音和提示图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当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时,针对所述目标汽车进行报警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空气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通讯地址发送提示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目标汽车驾驶室内和车壁上的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
7.一种汽车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浓度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汽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目标汽车当前所处环境的一氧化碳环境浓度,并计算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与所述一氧化碳环境浓度之间的浓度比值;
比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浓度比值是否大于比值阈值;
车内循环切换模块,用于当判断到所述浓度比值大于所述比值阈值,控制所述目标汽车切换至外循环;当判断到所述浓度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比值阈值,控制所述目标汽车切换至内循环;
提示报警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汽车内的一氧化碳车内浓度,当所述一氧化碳车内浓度在预设浓度范围内时,向驾驶员发送提示报警;
熄火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一氧化碳车内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浓度时,控制所述目标汽车熄火。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气质量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二浓度计算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浓度;
当判断到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浓度,则直接获取所述目标汽车内的所述一氧化碳车内浓度;
当所述一氧化碳车内浓度在所述预设浓度范围内时,向驾驶员发送提示报警;
当所述一氧化碳车内浓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浓度时,控制所述目标汽车熄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学院,未经九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15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