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管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2825.5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潘晨璐;袁凌超;姚智琪;彭开颜;陈大超;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工艺 | ||
1.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施工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好顶进路线,在顶进路线的中段位置挖设工作井(10);
第二步、在工作井(10)的底部挖设基坑,在基坑内浇筑混凝土,而后混凝土凝固后,将底板(80)放置在基坑内,使得底板(80)摆放平整,在基坑内再次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覆盖住底板(80),在底板(80)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预留螺栓(81),在工作井内壁上同样设置预埋螺栓;
第三步、待混凝土强度上升后,利用桁吊设备将千斤顶(30)及撑杆(50)吊设在工作井(10)内,使得预埋钢板(20)稳定贴靠在工作井(10)的井底位置,通过安装螺母将预埋钢板(20)固定在工作井(10)的预留螺栓(81)位置;
第四步、调节支撑机构,使得撑杆(50)与预埋钢板(20)之间的夹角变小,并且使得撑杆(50)的杆端与工作井(10)的孔壁抵靠,并且通过螺母与工作井(10)内壁的预埋螺栓紧固;
第五步、调试好液压站,将单个单元管节吊送至接料滑架(61)上,使得单元管节的管口与井孔的孔口对应;
第六步、启动千斤顶(30),使得千斤顶(30)的活塞杆伸长,连动推板(40)水平移动,且推送单元管节顶入井孔内,完成对单个单元管节的顶进;
第七步、重复第五步及第六步,直至将井孔内排布好单元管节;
所述预埋钢板(2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千斤顶(30)缸体的安装位,所述预埋钢板(2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推动单元管节的推板(40),所述推板(40)的板面立式布置且对称设置在预埋钢板(20)上,所述千斤顶(30)的油缸启动且连动推板(40)水平移动,连动推板(40)与单元管节的一端抵靠且朝向工作井(10)的洞口移动;
所述千斤顶(30)的缸体竖直布置,所述千斤顶(30)通过连动机构与推板(40)连接,所述千斤顶(30)竖直移动且连动推板(40)水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板(2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撑杆(50),所述撑杆(50)的杆端与工作井(10)的内壁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50)的一端与预埋钢板(20)铰接,所述撑杆(50)与预埋钢板(20)的铰接轴水平布置,所述撑杆(50)与支撑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用于调节撑杆(50)与预埋钢板(20)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滚轮(51),所述支撑滚轮(51)的轮芯水平且与撑杆(50)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支撑滚轮(51)的轮缘与撑杆(50)的杆身抵靠,所述支撑滚轮(51)的轮架固定在调节板(52)上,所述调节板(52)上立式布置有调节丝杆(53),所述调节丝杆(53)的上端伸出预埋钢板(20)的上板面,所述调节丝杆(53)的上端设置有调节螺母(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50)为伸缩杆结构,所述撑杆(50)的前端铰接设置有弧形顶板(55),所述弧形顶板(55)的外缘与工作井(10)的内壁抵靠,所述弧形顶板(55)的铰接轴水平且与撑杆(50)垂直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0)的下端与轨道(60)构成水平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轨道(60)水平且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60)的前端设置有承接单元管节的接料滑架(61),所述接料滑架(61)由多根接料滑杆(611)水平间隔构成,所述多根接料滑杆(611)与轨道(60)平行布置,所述多根接料滑杆(611)围合成弧形板结构,所述接料滑架(61)与轨道(60)构成长度方向的位置可调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28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肺复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腿部肌体功能训练的康复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