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3429.4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7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郭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然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7/00;B65F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25503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垃圾 分类 回收 装置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地面凹槽通过螺栓固定有升降机,升降机上端通过螺栓与垃圾筒连接,垃圾筒通过隔板分割成可回收垃圾筒、口罩收集筒、其他垃圾收集筒、不可回收垃圾收集筒和生活垃圾收集筒;垃圾筒左上端嵌装有太阳能光板储能器,太阳能光板储能器右端设置有凹槽;垃圾筒右上端地面夹层设置有滑道,滑道为凹形金属轨道,滑道套接有智能垃圾箱盖;智能垃圾箱盖上端卡接有钢化玻璃,智能垃圾箱盖右端嵌装有踩踏式开关。本发明中地下式垃圾回收装置设置在底下,避免了风吹日晒等自然损坏,更降低了人为损坏的可能性,同时也解决了垃圾滋生蚊虫,对环境二次污染的困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政府每年购买并无偿提供垃圾箱,垃圾箱成为收集垃圾重要的设备。
现有技术中与垃圾箱相关专利如下:
专利1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CN201520933513.8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包括外壳、电源、控制器、外壳内的垃圾箱和自动门装置,外壳的前面板上设有垃圾投放门、自动开门感应装置和显示屏;自动门装置和电源均连接控制器;垃圾投放门上设有防夹手装置;外壳的顶面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垃圾箱下方设有称重平台;外壳上设有喷水装置;自动开门感应装置是信号扫描器和聚信号外罩;外壳内设有垃圾箱容量监测器,控制器上设有垃圾箱容量监测模块。但是上述的垃圾箱因暴露在外,极易受到人为或非人为的损坏,造成基础资源公共设施损失;同时现有的垃圾箱垃圾暴露于空气,极易滋生苍蝇、蚊虫等,给环境造成危害。
专利2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CN201920035643.8垃圾分类回收箱,包括一个主箱、多个副箱和防雨棚,主箱和副箱排成一列,主箱内设置有塑料瓶收纳筐、兑换品存放区、控制系统、硬盘录像机、电源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塑料瓶收纳筐上方设有塑料瓶计数装置,兑换品存放区设有多个货道,每个货道均设有取货装置,主箱正面布置有触摸屏、塑料瓶投入口、取货口和主箱电控门,每个副箱用于回收一类垃圾,副箱内设有垃圾收纳框和称重装置,副箱正面设有可自动开启的垃圾投放口和副箱电控门,防雨棚布置在主箱和副箱上方并且其下表面上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连接至硬盘录像机。但是上述的垃圾箱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的垃圾箱因暴露在外,极易受到人为或非人为的损坏,造成基础资源公共设施损失;同时现有的垃圾箱垃圾暴露于空气,极易滋生苍蝇、蚊虫等,给环境造成危害。
(2)现有的垃圾箱分类较为简单,无法将口罩等易携带病毒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消毒,易造成病毒的传播等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所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设置有地面凹槽;
地面凹槽通过螺栓固定有升降机,升降机上端通过螺栓与垃圾筒连接,垃圾筒通过隔板分割成可回收垃圾筒、口罩收集筒、其他垃圾收集筒、不可回收垃圾收集筒和生活垃圾收集筒;
垃圾筒左上端嵌装有太阳能光板储能器,太阳能光板储能器右端设置有凹槽;
垃圾筒右上端地面夹层设置有滑道,滑道为凹形金属轨道,滑道套接有智能垃圾箱盖;智能垃圾箱盖上端卡接有钢化玻璃,智能垃圾箱盖右端嵌装有踩踏式开关。
进一步,所述踩踏式开关设置有升降机控制踩踏按钮、垃圾箱盖控制踩踏按钮和消毒泵体控制踩踏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然,未经郭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3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