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加密与数字加密相结合的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4368.3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2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东;钟世龙;洪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42D25/30 | 分类号: | B42D25/30;G06K19/06;B41M3/14;B41M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刘丽丽;贺寿元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加密 数字 相结合 防伪 元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光学加密与数字加密相结合的防伪元件,包括图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本体为实体图案经光栅化处理后,转移在薄膜表面的具有二维光栅结构的线条;所述实体图案包含至少两个含有数字信息并通过数字加密进行编码生成的条形码或二维码;
所述实体图案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形码时,条形码以并列或平行的形式表现;所述实体图案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维码时,二维码以并列、平行、叠加、套嵌中的其中一种形式表现;所述实体图案既包含条形码又包含二维码时,条形码和二维码以并列或平行的形式表现;
所述实体图案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维码,且二维码以相互套嵌的形式表现时,套嵌在内部的二维码面积与外部二维码面积之比小于外部二维码最大纠错比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加密与数字加密相结合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二维光栅结构的线条为周期性排列的凹凸线条,相邻的凹线条和凸线条为一个周期,凹线条与凸线条的线宽均为1~1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学加密与数字加密相结合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图案中含有数字信息的条形码由反射率不同的两种线条按编码规则排列;含有数字信息的二维码为矩阵式二维码,由反射率不同的矩形码元按矩阵式二维码的编码规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学加密与数字加密相结合的防伪元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S1:将数字信息通过数字加密的方法进行编码,生成包含有条形码或二维码的实体图案;
S2:将实体图案进行光栅化处理;
S3:将光栅化后的实体图案通过转移工艺转移至薄膜表面,本步骤中转移工艺为纳米压印、蒸镀、激光雕刻、加成法沉积、减成法刻蚀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学加密与数字加密相结合的防伪元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化处理为将条形码或二维码中任意一种同反射率的线条或码元进行光栅化格式处理,且不同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光栅化后的线条方向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学加密与数字加密相结合的防伪元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金属薄膜或聚合物薄膜中的任一种,薄膜厚度为3~500u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学加密与数字加密相结合的防伪元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A:通过紫外曝光的模式将光栅化后的实体图案曝光在光敏性聚合物薄膜表面;
B:将曝光后的薄膜浸入浓度为5~10g/L的氯化镍的乙醇溶液中,进行显影操作;
C:将显影后的薄膜洗涤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43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粘合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路信号峰值同步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