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快递拿取的机器人快换盘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5794.9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5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全;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博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2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快递 机器人 快换盘 控制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快递拿取的机器人快换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程序录入模块、语音输入模块、智能转换模块、识别体积与重量模块、位置确认模块、抓手吸盘确认模块、扫描识别模块、快换盘切换平台、语音确认模块、二维码识别模块和PLC;所述程序录入模块与PLC相互配合;所述的程序录入模块包含固定快换盘路径单元、快递存放路径单元、体积大小区间单元、重量大小区间单元;所述语音输入模块与智能转换模块相互配合,所述智能转换模块与识别体积与重量模块相互对应,所述识别体积与重量模块与体积大小区间单元、重量大小区间单元相互对应;所述位置确认模块与固定快换盘路径单元、快递存放路径单元相互对应;所述位置确认模块分别与识别体积与重量模块、抓手吸盘确认模块相互配合;抓手吸盘确认模块与快换盘切换平台相互配合,抓手吸盘确认后通过快换盘切换平台来完成快换盘的切换,快换盘通过气泵的触点来实现气动连接;快换盘的固定底座上设有与PLC连接的语音输入模块、语音确认模块、二维码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输入模块与智能转换模块相互配合;所述抓手吸盘确认模块与扫描识别模块相互配合;所述扫描识别模块与语音确认模块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快递拿取的机器人快换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吸盘确认模块与体积大小区间单元、重量大小区间单元相互配合,在智能识别后,抓手吸盘确认模块根据体积大小区间单元、重量大小区间单元的信息反馈选择相应的抓手吸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快递拿取的机器人快换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盘切换平台上设有接触传感器,当快换盘的固定底座位移至指定范围内时,中控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气泵的运作,从而实现抓手吸盘的气动式更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快递拿取的机器人快换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扫描识别模块中设有扫描仪与摄像头,所述扫描仪与摄像头均与PLC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快递拿取的机器人快换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确认模块与程序录入模块相互配合,根据程序录入模块中的相关设置,抓手吸盘确认所要抓取的快递位置,同时抓手吸盘确认模块根据程序录入模块中对于快递体积大小及重量的设定确认所需要的抓手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快递拿取的机器人快换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盘切换平台上设有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与固定快换盘路径单元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快递拿取的机器人快换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转换模块中对应有代码语音转换、手机号识别转换以及二维码识别转换,抓手吸盘接收到多种形式转换来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快递拿取的机器人快换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先将程序录入系统中,录入时,将机械抓手先预运行一遍,即让机械手在各个编号的快递架之间行走一遍,将行走的路径与对应的货架号编辑好录入系统,同时,将快递体积、重量的区间设定好,区间的设定与抓手吸盘的大小相互对应;
(2)在系统中设置智能识别程序,用于识别客户的语音信息、二维码信息,所识别的信息经过系统的智能转换后皆为快递单上对应的信息,通过取件号码识别后找到对应的快递,并确认取件人的姓名;
(3)将快换盘切换平台中的传感器、气泵与PLC对接,设定对接后的快换时间,快换前后的路径与步骤(1)中的路径设定相互对应;
(4)当语音录入后,通过智能识别出取件人的信息,机械抓手根据编号信息自行运转至快递货架那边,通过扫描附近的快递二维码获得精准的位置信息,通过抓手吸盘取出快递,返回前台,气泵松开即可;
(5)若语音识别后分配的快递大小或重量与现有抓手吸盘不匹配,则根据程序设定先去快换盘平台更换抓手吸盘,3秒钟后直接去货架拿取快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博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博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57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