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热轧卷取机头部跟踪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6545.1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8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焦连辉;潘玉发;卢志强;阎新杰;李鹏;刘光;杨震;姚志强;高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乐亭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5/00 | 分类号: | B21B15/00;B21B38/00;B21B3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636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热轧 卷取 机头 跟踪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热轧卷取机头部跟踪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带钢头部通过夹送辊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反馈,压力反馈达到设定值后,触发夹送辊对带钢的头部跟踪的第一次修正;带钢头部通过助卷辊时,产生一定的压力反馈,压力反馈达到设定值后,触发助卷辊对带钢的头部跟踪进行修正,经过三个助卷辊,对带钢头部进行三次修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带钢头部跟踪的四次修正,降低冷金属探测仪误信号导致的事故率,大大提高了卷取机头部跟踪的控制精度,使得头部跟踪更加精确,减少计算值与实际值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热轧卷取机头部跟踪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轧卷取机是热轧生产线上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卷取机的正常运行以及高效工作的前提是具有先进、稳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助卷辊是用来引导带钢头部进入卷取机后稳固绕向芯轴的,在带钢卷取开始时,通过助卷辊的自动踏步控制技术,如图1所示,在带钢头部绕向芯轴旋转几圈之后芯轴全膨胀,芯轴和带钢之间建立起摩擦和有效连接,辅助卷取机带钢建立张力并顺利成卷。
自动踏步控制的触发信号是通过对带钢跟踪、计算而得到的。当带钢头部到达指定位置时会触发自动踏步控制开始信号,根据带钢头部位置检测来实现自动踏步控制时序。
头部跟踪的起始信号是通过卷取机前设置的冷金属探测仪检测的。冷金属探测仪是由发射端和接受端两部分组成的(冷金属探测仪原理: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其工作基本原理就是当带钢没有通过冷金属探测仪时,接收端接受到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信号,就会反馈给PLC一个“OFF”的信号,说明没有带钢通过;当有带钢通过时,接收端由于接受不到信号,就会反馈给PLC一个“ON”的信号,说明带钢头部已经到达此置。
助卷辊自动踏步控制的带钢头部跟踪原理如下:
如图2所示,首先设定四个位置B、C1、C2、C3(其中B点为指定卷取机前的冷金属探测仪CMD检测带钢的检测点,C1、C2、C3点分为带钢头部到达此位置时1#、2#、3#助卷辊开始进行自动踏步控制AJC的检测点)。
其次再通过带钢的反馈速度和PLC的扫描周期得到带钢在一个扫描周期内所移动的位置,然后每进行一次扫描,将移动位置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累加,就得到了带钢行程的总距离。
当CMD检测到带钢头部到达B点时触发PLC对带钢头部跟踪信号,计算带钢头部位置所行程的距离,直到带钢头部依次到达指定位置C(C1、C2、C3)点时,触发(1#,2#,3#)助卷辊自动踏步控制命令,助卷辊开始执行自动踏步控制,辅助卷取机带钢建立张力并顺利成卷。
卷取机的头部跟踪是卷取机助卷辊自动踏步控制的前提。只有将头部跟踪计算精确,将计算值与实际值误差最小化,才能提高助卷辊自动踏步控制的精度。当自动踏步控制时序提前或时序滞后时,会产生松卷或带钢建立不起张力,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堆钢事故的发生。
卷取机带钢的头部跟踪主要用到速度反馈、PLC扫描周期以及冷金属探测仪。从现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速度反馈以及冷金属探测仪的稳定直接影响控制精度的高低。
影响头部跟踪的主要因素有:
1)钢厂热轧生产线卷取机前所安装的红外线式冷金属探测仪并不理想,抗干扰能力不强,而且由于在轧钢过程中的现场环境原因(水气、火花等)很容易导致冷金属探测仪产生误信号,从而导致跟踪计算错误。
2)速度反馈由于是靠卷取机下夹送辊的速度反馈来检测的,所存在的缺陷就是没有参考物,无法确定所检测的速度反馈为准确值。速度反馈直接影响头部跟踪计算数据所产生的误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乐亭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河钢乐亭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6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