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7227.7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3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石保生;惠晓卫;洪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所述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制作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包括盖体和管体,所述盖体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管体的一端固连至所述盖体,所述管体朝向所述盖体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管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处形成连接部;在所述内壁形成第一毛细结构,在所述第一表面形成第二毛细结构,在所述连接部形成过渡毛细结构,所述过渡毛细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和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之间。本申请所述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用以保证散热装置的内部循环畅通,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三维均温板(3-dimensional vapor chamber,3DVC)由均温板和热管组成,均温板的内腔和热管的内腔连通,3DVC不仅可以将集中在发热件上的热量传递到均温板,还可以将热量直接传递到不同高度的热管上,它将热扩散过程从二维扩展到三维,有利于将热量更高效地传递给热管并最终至空气中,可以有效解决由于热管高度过高导致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3DVC制造方法无法保证均温板内的毛细结构与热管内的毛细结构充分连接,使得液态工质在热管内腔和均温板内腔的内部循环不畅,影响3DVC的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用以保证散热装置的内部循环畅通,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所述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制作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包括盖体和管体,所述盖体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管体的一端固连至所述盖体,所述管体朝向所述盖体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管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处形成连接部;
在所述内壁形成第一毛细结构,在所述第一表面形成第二毛细结构,在所述连接部形成过渡毛细结构,所述过渡毛细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和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之间。
本申请所述制造方法通过在形成于所述内壁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和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上形成连接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和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所述过渡毛细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过渡毛细结构将所述管体位于开口处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其周缘处的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连接,即所述内壁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和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通过所述过渡毛细结构实现了连接面积最大化,保证了所述内壁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和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之间的良好连接,降低液体工质和气体工质在所述管体内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和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之间的流动阻力,从而保证了所述散热装置的内部的液体工质能通过所述过渡毛细结构在所述内壁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循环通畅,有效提高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
一种所述方式中,形成所述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和所述过渡毛细结构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内壁、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连接部形成待烧结层,和对所述待烧结层进行高温处理以形成所述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和所述过渡毛细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和所述过渡毛细结构通过同一高温处理步骤形成,有效避免了所述第一毛细结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和所述过渡毛细结构分别形成造成的工艺步骤增加,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待烧结层包括形成在所述内壁、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连接部的粉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7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