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行穿梭车系统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7968.5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9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召云;龙明武;丁兴;银珠玲;洪志强;李茂;沈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30/17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李义敢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市中国(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行 穿梭 系统 仿真 计算方法 计算机 程序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行穿梭车系统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仿真计算方法其包括:步骤S1,提取环行穿梭车系统关键参数,归纳实验因子,确定仿真计算指标;步骤S2,制定实验方案,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步骤S3,统计仿真实验输出数据,进行MATLAB数据拟合,确定线性因子相关拟合函数、权重,以及边界因子限制值,确定仿真计算指标计算公式。进一步地,基于本仿真计算方法,编制环行穿梭车系统仿真计算软件,产生一种环行穿梭车系统的仿真计算计算机程序产品,实现所述的仿真计算方法的步骤。本发明实现了物流项目环行穿梭车系统的快速评估,根据系统关键参数可以得出具体配置台数、能力和利用率,能够适应物流市场快速响应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装备规划领域,涉及一种环行穿梭车的搬运能力的仿真计算方法,尤其是一种环行穿梭车系统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环行穿梭车系统是一种包含多台车辆沿闭合环路走行,搬运货物的常用物流子系统。一个环行穿梭车系统的搬运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通过常规计算方法很难准确评估,目前常用是采用仿真实验方法来实现。仿真实验是采用计算机专业仿真软件对物流系统按真实尺寸、运行参数进行建模,根据需求流量进行流程编程,数字化模拟并评估系统的一种方法。环行穿梭车系统可以通过仿真实验确定满足系统能力需求所需设备配置台数,以及利用率等关键指标,特点是需要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明确的流程流量,建模周期较长。
当前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对市场快速响应要求尤为突出,整体物流规划前期在没有更多细节性规划设计前提下,需要根据总体产能要求对物流相关主机设备做规划预算。具体来讲,环行穿梭车系统销售具有在初步方案和总体能力需求下,不具备细节流程流量就需要快速得到子系统是否能够满足要求、设备配置台数等特点,按原有针对具体项目进行仿真实验方法已不能适应客户快速响应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行穿梭车系统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以解决常规计算方法不准确、仿真实验方法周期长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行穿梭车系统的仿真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取环行穿梭车系统关键参数,归纳实验因子,确定仿真计算指标;
步骤S2,制定实验方案,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步骤S3,统计仿真实验输出数据,进行MATLAB数据拟合,确定线性因子拟合函数、权重,以及边界因子限制值,确定仿真计算指标计算函数.
进一步地,基于本仿真计算方法,编制环行穿梭车系统仿真计算软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确定环行穿梭车系统关键参数:包括轨道参数、站台参数、车辆参数、系统参数4类;
步骤S12,归纳实验因子:对系统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同类项合并,归纳为线性因子和边界因子2类实验因子;
步骤S13,确定仿真计算指标:包括单台平均能力、系统最大能力和利用率3个仿真计算指标。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制定实验方案:明确所有线性因子和边界因子相关值,确定取值范围、合理步长,根据因子分布区间确定默认值;
步骤S22,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由默认值组合建立仿真实验基础模型;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法变更值的实验因子主要由基模进行仿真实验;其它实验因子需要基于基模衍生新模型才能进行相关仿真实验。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统计仿真输出数据,进行MATLAB数据拟合:应用二维点图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原理确定线性因子拟合函数,以及边界因子限制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7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