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铈纳米棒阵列/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阴极保护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9859.7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姚超;左士祥;严向玉;李霞章;刘文杰;王灿;叶里祥;吴红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纳欧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9/04 | 分类号: | C25D9/04;C23F13/14;C01B32/18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纳米 阵列 石墨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阴极保护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铈纳米棒阵列/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阴极保护中的应用,本发明以导电基质为衬底,通过电沉积法在衬底上生长CeO2纳米棒阵列。然后以SnCl2乙醇溶液活化CeO2纳米棒阵列,将Sn2+沉积于CeO2纳米棒阵列上,浸入GO溶液中,通过Sn2+将GO还原成rGO,同时Sn2+与rGO静电吸附,使得CeO2纳米棒阵列连接在石墨烯上片,构建氧化铈纳米棒阵列/石墨烯复合材料。氧化铈纳米棒阵列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光吸收率,在光照下能有效促进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载流子的定向传输效率,将片状材料的物理阻隔和传统光阴极防腐相结合,发挥了两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防腐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阴极保护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氧化铈纳米棒阵列/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阴极保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材料受周围介质的作用而损坏,由其引起的问题遍及各行各业,其造成的资源浪费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传统的防腐技术主要有:添加缓蚀剂法、防腐蚀涂层法和电化学保护法,这些防腐蚀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工艺相对复杂、成本高、寿命短或防腐性能单一等问题,与传统的外接电流阴极和牺牲阳极法防腐技术相比,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技术具有不需要消耗电能、光阳极材料可循环利用、价格低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对于光阴极保护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的重要。
氧化铈(CeO2)是一种常用于金属光阴极保护领域的窄带隙n型半导体材料,导带(CB)电位相较于某些金属如304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ESS=-0.33eV)更负,光生电子可以跨越能垒传导至被保护金属上,其价带(VB)电位相较于H2O的氧化电位更正,产生的空穴能被OH-捕获以抑制自身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并且具备在光致阴极保护中储存电子的能力,此外,氧化铈优异的稳定性(耐腐蚀)以及Ce(Ⅳ)-Ce(Ⅲ)氧化还原循环。然而,氧化铈自身存在光生电子空穴极易复合的问题,目前主要通过构建异质结结构和复合石墨相碳材料予以解决。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是一种二维纳米片状新型碳纳米材料,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物理阻隔性,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子迁移率而被广泛应用于防腐涂层领域。
现有的氧化铈/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的氧化铈一般为颗粒状,氧化铈纳米颗粒不能迅速有效地传导电子,而构建氧化铈纳米棒阵列能够有效传导电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氧化铈纳米棒阵列/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阴极保护中的应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遴选合适的原料及其制备工艺流程,通过构建氧化铈纳米棒阵列/石墨烯复合材料,一方面,有序的一维氧化铈纳米棒阵列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光吸收率,在光照下能有效效促进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载流子的定向传输效率,而且在黑暗中能释放储存的电子来为被保护金属提供保护,有效减少石墨烯的卷曲与堆叠。另一方面,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使光生电子快速转移至304不锈钢上,有效的防止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并且其片状结构具有物理阻隔,可以减少腐蚀因子的透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氧化铈纳米棒阵列/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氧化铈纳米棒阵列/石墨烯复合材料,以片状石墨烯为载体,在石墨烯上形成氧化铈纳米棒阵列后得到的复合材料(CeO2 NRA/rGO),并将该复合材料用于光阴极保护中。
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纳欧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纳欧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