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4328.7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仲村圭史;近藤美雄;尾形俊明;岸田文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15/02;B62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严小艳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系统 | ||
一种转向系统(1),包括:壳体(5);转向操作轴(20),转向操作轴容纳于壳体(5)中并构造成沿轴向方向移动以使右转向轮和左转向轮(6R、6L)转向;第一驱动源(21),第一驱动源产生第一驱动力;第二驱动源(22),第二驱动源产生第二驱动力;第一动力传递单元(34),第一动力传递单元通过第一驱动源将轴向力施加至转向操作轴(20);第二动力传递单元(44),第二动力传递单元通过第二驱动力将轴向力施加至转向操作轴(20);位置检测传感器(8),位置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壳体(5)中并检测转向操作轴(20)的轴向位置;及控制装置(10),控制装置利用位置检测传感器(8)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驱动源(21)和第二驱动源(2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存在已知的线控转向式转向系统,在该线控转向式转向系统中,由驾驶者操作的方向盘与使右转向轮和左转向轮转向的转向操作轴并不是机械地联接。在这样的转向系统中,转向齿轮速比是转向轮的转向量相对于方向盘的操作量的比值,该比值可以基于诸如车速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值的车辆状态信息而改变。例如,在停车时,转向齿轮速比被增加以减少方向盘的操作量,进而减少驾驶者的负担。
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报No.2010-214978(JP 2010-214978 A)中描述的线控转向式转向系统包括:由驾驶者操作的方向盘;检测方向盘转向角的转向角传感器;一对右转向操作马达和左转向操作马达;使左车轮转向的左转向轴;将左转向操作马达的输出传递至左转向轴的左输出传递机构;使右车轮转向的右转向轴;将右转向操作马达的输出传递至右转向轴的右输出传递机构。右输出传递机构和左输出传递机构各自包括转向轴的滚珠丝杠轴部分、经由多个滚珠与滚珠丝杠轴部分接合的滚珠螺母、设置在转向操作马达的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以及固定至滚珠螺母的外周表面并与输出齿轮啮合的输入齿轮。右转向操作马达和左转向操作马达各自由电控制单元的转向控制单元基于由转向角传感器检测的转向角来控制。
发明内容
在JP 2010-214978 A中描述的线控转向式转向系统中,转向控制单元可以基于设置在转向操作马达中的旋转角检测装置、比如编码器的检测值估算转向轮的转向角,以基于估算值控制转向操作马达,从而调节转向齿轮速比。然而,输出齿轮、输入齿轮、滚珠螺母和滚珠被置于每个转向操作马达的输出轴与右转向轴和左转向轴中的每个转向轴之间。因此,转向角估算准确性由于输出齿轮、输入齿轮、滚珠螺母和滚珠之间的因空隙(松动)引起的间隙等而下降。特别地,当方向盘的转向角为零且车辆直线行驶时,如果在转向角的估算值中存在误差,则对于直线车辆稳定性可能出现不利影响。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转向角估算准确性的转向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转向系统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中空的形状;转向操作轴,该转向操作轴容纳于壳体中,转向操作轴具有第一外螺纹槽,该第一外螺纹槽是左旋螺纹槽和右旋螺纹槽中的一者,转向操作轴具有第二外螺纹槽,该第二外螺纹槽是左旋螺纹槽和右旋螺纹槽中的另一者,并且转向操作轴构造成在转向操作轴的轴向方向上移动以使右转向轮和左转向轮转向;第一螺母,该第一螺母与第一外螺纹槽旋拧在一起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壳体内;第二螺母,该第二螺母与第二外螺纹槽旋拧在一起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壳体内;第一驱动源,该第一驱动源产生第一驱动力;第二驱动源,该第二驱动源独立于第一驱动源操作以产生第二驱动力;第一动力传递单元,该第一动力传递单元将第一驱动力传递至第一螺母并使第一螺母旋转以将轴向力施加至转向操作轴;第二动力传递单元,该第二动力传递单元将第二驱动力传递至第二螺母并使第二螺母旋转以将轴向力施加至转向操作轴;位置检测传感器,该位置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壳体中,并且该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转向操作轴的轴向位置;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利用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驱动源和第二驱动源。
通过该方面的转向系统,可以提高转向角估算准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4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