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焊缝射线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5441.7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利;皮亚东;薛岩;王雪;高静;吕新昱;周广言;牛连山;于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缝 射线 检测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环焊缝射线检测装置,属于焊缝检测技术领域。环焊缝射线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成像面板、扫查器、射线源、控制器,所述轨道呈环形,用于套在管道上,所述成像面板安装在所述扫查器上,所述扫查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所述射线源用于提供成像用的射线;所述控制器,用于与上位机建立连接以接收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扫查器沿所述轨道移动、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成像面板上形成的图像。该环焊缝射线检测装置可以实时得到数字化的检测结果,以便于后续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查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焊缝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焊缝射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道工程中常通过焊接技术连接多根管道,在管道焊接完成之后,需要对管道的环焊缝进行检测,如果环焊缝的检测结果不合格就需要重新焊接以确保焊接质量。
目前,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通常采用胶片成像方式。即在管道内设置射线源,在管道外设置胶片,射线源射出的射线会穿过焊缝至胶片上成像。
然而,在上述胶片成像方式中,胶片需要在暗室中冲洗显影,不能实时给出检测结果,从而导致检测效率较低。且上述胶片成像的方式得到的检测结果为图像,需要将形成有图像的胶片存放保存,以便于后续进行复核查验,但胶片存放成本高、难度大。一般在存放4-6年后,胶片易老化,原有的影像都会变色或褪色,造成无法再次查验底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焊缝射线检测装置,可以实时得到数字化的检测结果,提高检测效率,且便于后续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查验。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焊缝射线检测装置,所述环焊缝射线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成像面板、扫查器、射线源、控制器,所述轨道呈环形,用于套在管道上,所述成像面板安装在所述扫查器上,所述扫查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
所述射线源用于提供成像用的射线;
所述控制器,用于与上位机建立连接以接收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扫查器沿所述轨道移动、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成像面板上形成的图像。
可选地,所述轨道包括圆弧状的本体、位于所述本体两端的接头和多个弹性垫片,所述本体两端的接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多个弹性垫片位于所述本体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扫查器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在底板上的偏心轮机构、第一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和驱动机构;
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四个轮子,所述四个轮子呈矩阵布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四个轮子包括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主驱动轮和从动轮;
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被配置为,调整所述第一偏心轮与所述主驱动轮之间的距离,使所述第一偏心轮和所述主驱动轮夹紧所述轨道;
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被配置为,调整所述第二偏心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的距离,使所述第二偏心轮和所述从动轮夹紧所述轨道;
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主驱动轮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和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转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手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轮的转动轴连接,所述手柄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驱动轮的转动轴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一边和所述第二底板的一边铰接;所述第一偏心轮和所述主驱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偏心轮和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5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