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法尼烯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8117.0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波;门潇;咸漠;刘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N15/53;C12N15/54;C12N15/60;C12N15/61;C12P5/02;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法尼烯 基因工程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一种高产法尼烯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大肠杆菌合成法尼烯过程中存在的异源MVA下游途径催化效率低、法尼烯产量低等问题,本发明构建了质粒pACYC‑mvaE‑mvaS‑ispA‑AaFS、pTrcLower‑ΔIDI、pTrcLower‑AaIDI和pET28a‑AaFS‑ispA‑SlIDI/AaIDI(IDI基因分别来自番茄、青蒿),将以上质粒进行组合后转化大肠杆菌,并改良培养条件,制备的基因工程菌可显著提高法尼烯合成产量,有利于推动生物法合成法尼烯的工业化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法尼烯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法尼烯(farnesene),分子式C15H24,又称金合欢烯,是一种链状倍半萜烯。法尼烯因具有芳香气味和抗氧化等活性,可作为添加剂应用于日化、医药、食品等工业;还可作为信息素,应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此外,法尼烯还是合成维生素E侧链的重要中间体。近年来,萜烯类生物燃料越来越受到关注。法尼烯的加氢产物法尼烷(farnesane)因具有高十六烷值和较低的碳排放,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航空航天领域新型生物燃料。
天然法尼烯存在于多种植物精油中,其合成的直接单体异戊烯基二磷酸(isopentenyl diphosphate,IPP)和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DMAPP)主要来自于上游的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途径和2-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2-methyl-D-erythrito-4-phosphate,MEP)途径。IPP和DMAPP经法尼基二磷酸合成酶(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FPPS/IspA)催化缩合,再经过法尼烯合成酶(farnesene synthase,FS)催化生成法尼烯。植物中法尼烯含量低,提取成本高,易受原料限制;而化学法合成法尼烯需要专门仪器设备,步骤复杂,能耗高,易产生污染。随着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工程微生物来生产法尼烯已经实现。通过引入外源途径,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合成法尼烯的产量在摇瓶水平达到5.40g/L(发酵96h),在发酵罐水平达到8.74g/L(发酵120h)。通过改造内源途径和引入合成酶,利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合成法尼烯的产量在20万升工业级发酵罐水平达到130g/L以上(发酵两周)。鱼腥藻(Anabaena sp.PCC 7120)仅利用二氧化碳、光照和微量元素合成法尼烯的产量达到69.1±1.8μg·L-1·O.D.-1·d-1。
大肠杆菌与酵母相比具有生长速度快、培养容易、遗传操作简单等优点,减少了发酵周期长带来的染菌风险。由于法尼烯本身对宿主细胞没有毒害作用,其在大肠杆菌中的产量有望通过关键酶优化、培养条件优化等手段得到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大肠杆菌合成法尼烯过程中存在的异源MVA下游途径催化效率低、中间代谢产物如IPP/DMAPP对宿主有毒性以及法尼烯产量如何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植物来源的异戊烯基二磷酸异构酶(isopentyl diphosphateisomerase,IDI),相比于大肠杆菌来源的催化活性更高;并通过增加关键基因IDI、ispA和AaFS的拷贝数来提高MVA下游途径的催化效率和减少有毒中间产物的积累。利用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了pACYC-mvaE-mvaS-ispA-AaFS和pTrcLower-AaIDI质粒,利用吉布森组装(Gibson Assembly)的方法构建了质粒pTrcLower-ΔIDI和一系列pET28a-AaFS-ispA-SlIDI/AaIDI质粒(IDI基因分别来自番茄、青蒿)。将以上质粒进行组合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分别进行了摇瓶发酵。通过IPTG诱导表达和TRPO原位萃取获得含有法尼烯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和法尼烯标准品曲线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8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多轴转动支架的六自由度混联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电力管线用养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