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内温控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0651.5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雪汽车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B60H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陈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温控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内温控调节系统,调节系统中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热电装置TED和出风风门;流体回路,其被配置为使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循环;以及控制系统,操作调节系统使制冷剂在流体回路中循环以及调节应用于热电装置TED的电能的极性从而在加热模式和冷却模式之间选择而实现各种模式的功能。通过在电动车内温控调节系统中在空调箱以及空调箱内的室内换热器的不同位置处设置热电装置TED的冷端和热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显著提升了热泵型空调系统的制热和制冷功能;且通过热电装置TED与出风风门之间的配合使冷风或热风通过出风风门排出或不排出空调箱外而实现低负荷制热、低负荷制冷(除湿)、制热除湿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内温控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而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其成本和容量、重量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汽车空调系统,与传统的燃油车的汽车空调系统相比,在整车的装载条件上,主要区别如下:
一、因为没有了发动机,空调压缩机没有了发动机的驱动,只能采用电动压缩机,完全依靠电能来驱动。
二、同样因为没有了发动机,在制热时没有发动机的余热可用,也完全依靠电能,或采用电加热方式(耗电大,效率低),或采用热泵型空调系统进行制热。
目前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汽车空调系统,有三大缺陷:
1、开启汽车空调对汽车行驶里程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低温低寒地区。
2、在非高效的系统,特别在低温环境下,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即该系统或不具备热泵功能,或该热泵功能在低温下(-10℃或更低)不能工作或制热能力不足,影响了整车的舒适性,且影响了整车的使用范围(非全天候的系统)。
3、新能源汽车若沿用传统燃油车的空调箱结构设计,因为有温度风门的结构存在,在安装结构的设计上比较复杂且安装成本较高,同时开发周期较长,整体开发成本较高。
除了上述的三大缺陷外,尚有以下问题需解决或提升:
非热泵型系统,即电加热系统的耗电大、效率低;热泵型空调系统的结构复杂,控制复杂,开发周期长,且系统成本较高,系统功能不全或不合理。
对于电加热系统,若采用风暖式电加热,高压电进乘客舱;若采用水暖式电加热,除加热器外,还需要有独立的水路系统,结构复杂,控制复杂,成本较高。
在低负荷(低负荷制冷、低负荷制热、低负荷除湿等)情况下,存在两个高压负载(电动压缩机、电加热器)同时工作的情况,功耗大,且控制复杂。对于采用热泵空调系统,在低负荷时,也存在较难实现问题,如除雾功能不好。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车内温控调节系统,且空调箱可以取消温度风门,特别是以天然的二氧化碳为制冷剂,旨在解决上述的所有问题,为真正的简单、高效、环保、全天候、全功能、低成本的热泵型空调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汽车空调系统在低温环境下不能工作或制热能力不足,热泵型空调系统结构复杂,控制复杂,开发周期长,系统成本高,在低负荷时除雾功能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动车内温控调节系统,其中,所述调节系统中包括:
配设有风力驱动设备的室外换热器;
配设有风力驱动设备的室内换热器;
设置于所述空调箱中的热电装置TED;
设于所述空调箱上靠近所述热电装置TED处的出风风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雪汽车科技(常熟)有限公司,未经应雪汽车科技(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0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阀芯自动装配线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内温控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