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智能监控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0931.6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4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悦;罗燕萍;刘琼蓉;湛维昭;赖鹏邦;申俊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F24F11/46;F24F11/70;F24F11/89;F24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智能 监控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地铁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设备监控系统,用于获取站内环控系统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对环控系统设备工况进行调节;
车站设备监控系统,用于获取站内除环控系统设备之外的设备运行数据并进行工况调节;
所述环境设备监控系统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进行风水联动控制;所述风水联动控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外空气焓值、回风空气焓值以及送风温度;根据所述室外空气焓值、回风空气焓值以及送风温度对变频风系统工况进行调节或对空调水系统工况进行调节;
第二模块,用于进行开关控制和模式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变频风系统和空调水系统;所述变频风系统包括:
变频风系统设备,用于变频控制空调送风以及空调回风;
变频联动风阀,用于联动开启或联动关闭所述变频风系统设备;
变频风系统风管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并输出变流量风管内的空气温度及空气湿度;
所述空调水系统包括:
冷水机组,用于将高温冷冻水制冷为低温冷冻水;
变频水泵,用于为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提供循环动力;
变频冷却塔,用于冷却水系统,将高温冷却水转化为低温冷却水;
水系统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并输出水温;
水系统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并输出水管内的水压力;
水系统流量计,用于统计水流量;
水系统电动蝶阀,用于打开或闭合水管;
电动压差旁通阀,用于进行压差控制及水流旁通;
冷冻水系统,用于冷水机组蒸发器侧的进行热交换的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用于冷水机组冷凝器侧的进行热交换的水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铁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包括:
定频风系统设备,用于定频控制空调送风以及空调回风;
定频联动风阀,用于联动开启或联动关闭所述定频风系统设备;
定频风系统风阀,用于控制风管风量;
定频风系统房间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并输出定流量风管内的空气温度及空气湿度;
备用空调设备,用于在正常供冷失效后启动进行制冷;
隧道通风系统设备,用于对区间隧道和车站隧道进行通风;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用于为所述环境设备监控系统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铁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设备监控系统包括:给排水设备、电梯及扶梯设备、照明设备、应急照明电源、以及消防电源。
5.一种地铁智能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外空气焓值、回风空气焓值以及送风温度;
根据所述室外空气焓值、回风空气焓值以及送风温度,确定环境设备监控系统的工况,所述环境设备监控系统划分为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
所述第一模块用于对环控节能设备的工况进行调节;所述第二模块用于对环境设备监控系统中除环控节能设备之外的设备的工况进行调节;
根据所述工况进行风系统调节或空调水系统调节;
所述工况包括小新风系统工况、全新风系统工况和通风系统工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智能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况进行风系统调节或空调水系统调节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小新风系统工况和全新风系统工况;
获取节能目标,并根据所述小新风系统工况和全新风系统工况确定负载变化;
根据所述节能目标和负载变化确定所述环境设备监控系统中空调水系统的运行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智能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况进行风系统调节或空调水系统调节这一步骤,还包括:
获取所述小新风系统工况、全新风系统工况以及通风系统工况;
获取节能目标,并根据所述小新风系统工况、全新风系统工况以及通风系统工况确定负载变化;
根据所述节能目标和负载变化确定所述环境设备监控系统中风系统的运行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09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