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2119.7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1C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站 上方 回填 砂砾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a.清除地表植被;b.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划分为多个方形施工单位;c.铺设第一基准路面和第二基准路面;d.设置四个相错开的起点,开始施工;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的方形施工单元时,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工线路,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直至整个方形路段均已铺设砂砾石,避免了同一方向上的两条施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工,将基本施工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防止因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同时进行大面积施工时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新建施工道路在现有运行地铁车站正上方,且完全重合,但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常规的道路施工方式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且传统的单向施工的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解决常规的道路施工方式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且传统的单向施工的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清除待施工的方形路段上表面的地表植被;
b.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位;
本发明所述的两行N列的矩阵具体分布为:将方形路段的长边划分为N列方形施工单位排布,将方形路段的宽边划分为两行方形施工单位排布;
c.以方形路段的两对角为起点同时沿方形路段长边中轴线方向同一行的M个方形施工单位进行铺设砂砾石,形成位于方形路段上对角处的第一基准路面和位于方形路段下对角的第二基准路面;
d.以位于第一基准路面下一行第一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一起点,以与第一基准路面同行的第M+1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二起点,以位于第二基准路面上一行第N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三起点,以与第二基准路面同行的第N—M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四起点,以上述的第一起点、第二起点、第三起点和第四起点为施工起点,以方形施工单位为最小施工单位面积,分四条施工线路,同步、同速地沿方形路段长边的中心轴方向进行铺设砂砾石;
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的方形施工单元时,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工线路,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直至整个方形路段均已铺设砂砾石。
步骤a中,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公单元,确立了最小施工面积单位,确立各施工坐标位,方便施工时的精确指挥。
通过步骤b在待施工的方形路段的两对角上先完成一段路面的铺设,使得步骤c中的四个工程线路的起点相互错开,避免了同一方向上的两条施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工,将基本施工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防止因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同时进行大面积施工时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同时四条错开的施工路线分两组相向模块化施工,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施工单位的面积为50㎡~80㎡,横纵比例为1:1~2:1。
根据待施工道路下方隧道顶板覆土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最小施工面积,且可根据不同的道路宽度,选择横纵比不同的最小施工单位。
进一步地,所述M的数值范围为3~6,L的数值范围为2~5。
保证同端的两施工线路的错开一定安全距离,防止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铺设砂砾石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2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