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力换向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2824.7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姬鹏;刘佳鹭;李学敏;张涛;张孟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57/023;F16H6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尹耀闯 |
地址: | 056038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换向 传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力换向传动装置,它应用于机械传动领域,其包括中心轴重合的输入轴、输出轴和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行星轮系机构,所述行星轮系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齿轮组和齿圈,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安装在行星齿轮轴上的三组行星轮对,所述行星齿轮轴固定在行星架上,所述输出轴固定设置在行星架的中心轴处,所述太阳轮固定设置在输入轴的末端,所述输入轴设置在机壳的中心轴处,同轴设置的机壳、齿圈和行星架上设有滑动的磁环;本发明采用机械与磁力耦合传动,结构简单,所需零部件少,更换简单方便,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且维修、维护程序简单,通过磁环的滑动能顺利实现换向、传递动力和离合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磁力换向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传动装置多是通过齿轮系统实现传动,换向一般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中的惰轮来实现。在传统变速箱中一般通过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实现换向传动,在中间轴和输出轴之间设有惰轮,通过控制惰轮与中间轴及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进而达到换向目的。
现有方案中可以实现倒挡、换向的功能,但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且需要配备更为复杂的倒挡操纵机构和相应控制系统,导致成本上升,可靠性降低,维护费用高。
发明内容
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磁力换向传动装置,采用机械与磁力耦合传动形式,其换挡、换向方式简便,结构简化,工作安全可靠,制作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中心轴重合的输入轴、输出轴和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行星轮系机构,所述行星轮系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齿轮组和齿圈,所述太阳轮与行星齿轮组外啮合,所述行星齿轮组与齿圈内啮合,所述输出轴固定设置在行星架的中心轴处,所述太阳轮固定设置在输入轴的末端,所述输入轴设置在机壳的中心轴处,同轴设置的机壳、齿圈和行星架上设有滑动的磁环。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为三组行星轮队构成,每组行星轮队包括两个外啮合的内齿轮和外齿轮,所述内齿轮与太阳轮啮合,所述外齿轮与齿圈啮合。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设置在行星齿轮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固定设置在行星架上,且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壳、齿圈和行星架的外径相同。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壳、齿圈和行星架均为磁性材料。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壳通过第一轴承与输入轴连接,所述行星架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架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太阳轮、行星齿轮组和齿圈均为斜齿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机械与磁力耦合传动,结构较为简单,所需零部件少,更换简单方便,维护成本低,且维修、维护程序简单。通过磁环的滑动能顺利实现换向、传递动力和离合的功能,工作过程无需滑移齿轮,其摩擦磨损小,有效延长寿命。
本发明的行星齿轮组中的单个齿轮除了能像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行星齿轮轴转动之外,它们还会带动行星齿轮轴绕太阳轮转动。行星齿轮组绕行星齿轮轴的转动称为“自转”,绕太阳轮的转动称为“公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2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用防漏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图书资料放置用的旋转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