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批量鉴定小麦耐盐性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2946.6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郑甲成;刘婷;詹秋文;李杰勤;刘言龙;许峰;袁子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A01G9/029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3303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量 鉴定 小麦 耐盐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批量鉴定小麦耐盐性的装置,包括驱动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4)的内腔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箱(4)的内腔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贯穿驱动箱(4)顶部的承托机构(1),四组所述承托机构(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培养箱(8),四组所述培养箱(8)的顶部不均匀开设有套设孔(7),四组所述套设孔(7)的内腔设置有贯穿套设孔(7)并延伸到培养箱(8)内腔的种植管(5),四组所述种植管(5)的左右两侧壁均匀开设有渗透孔(6),所述驱动箱(4)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定时继电器(18),且定时继电器(18)设置在驱动机构(3)和承托机构(1)的后侧,所述驱动箱(4)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行机构(9),且两组滑行机构(9)均设置在培养箱(8)的后方,两组所述滑行机构(9)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底板(10),所述连接底板(10)的顶部等间距安装有风箱(15),四组所述风箱(15)的正面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风罩(14),四组所述风箱(15)的背面侧壁等间距开设有贯穿风箱(15)背面侧壁的吸风孔(12),四组所述风箱(15)的内腔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流风扇(13),所述驱动箱(4)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1),两组所述电动推杆(11)均设置在两组滑行机构(9)之间,且两组电动推杆(11)的正面输出端均与连接底板(10)的背面侧壁相固定,所述驱动箱(4)的后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9),所述PLC控制器(19)与电动推杆(11)和轴流风扇(13)之间均为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箱(4)的右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刻度条(17),且刻度条(17)设置在PLC控制器(19)的前侧,所述风箱(15)的右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与刻度条(17)相配合的刻度指针(16),所述滑行机构(9)包括横向滑行框(901)和滑行板(902),两组所述横向滑行框(901)分别固定安装在驱动箱(4)的顶部的左右两侧,两组所述横向滑行框(901)的内部均设置有与连接底板(10)底部相固定的滑行板(902),所述承托机构(1)包括从动皮带轮(101)和承托板(102),四组所述承托板(102)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驱动箱(4)的内腔底部,四组所述承托板(102)的外部上端均套接有从动皮带轮(101),且四组从动皮带轮(101)均设置在驱动箱(4)的内腔中,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主动皮带轮(301)、伺服电机(302)和连接转轴(303),所述伺服电机(302)固定安装在驱动箱(4)的内腔底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伺服电机(302)的顶部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连接转轴(303),所述连接转轴(303)的外部上端套接有主动皮带轮(301),所述主动皮带轮(301)的外部套接有与从动皮带轮(101)相连接的连接皮带(2)。
2.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批量鉴定小麦耐盐性的装置的批量鉴定小麦耐盐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流程是:
S1:向左侧的培养箱(8)中注入适量的培养液并向右侧的三组培养箱(8)中分别由左至右注入适量的盐分浓度依次递增的培养液并将消毒后的小麦种株种植在种植管(5)并插回培养箱(8)内;
S2:启动驱动机构(3)通过连接皮带(2)带动承托机构(1)和培养箱(8)同步转动使得不同盐分的小麦种株获得相同条件的光照条件并充分培养,待小麦种株成熟后收获果实并烘干记录不同盐分条件下对比实验中小麦果实收获情况;
S3:选取相同盐分培养环境下的不同位置的种植管(5)中培养的小麦种株的果实进行烘干并记录种植密度对比实验中小麦种株的果实收获情况;
S4:在小麦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依次分别向四组培养箱(8)中相同位置处保留一排事先在内培养的小麦种株并通过电动推杆(11)带动风罩(14)移动不同距离并启动不同数量的轴流风扇(13)对各组小麦种株进行吹风,测试并记录上述单一变量下小麦种株的抗风倒能力对比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29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