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3742.4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开华;李汉龙;田海;李学军;骆禹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姬莉 |
地址: | 3300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基坑 工程 复合 柔性 支护 一体化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施工方法,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修整后的边坡迅速喷混凝土,及时封闭基坑边坡;待混凝土凝固后,钻孔,在锚孔内注入水泥浆,插入锚杆;在锚杆施工完毕后的基坑边坡上安装预制钢丝网框,相邻两个钢丝网框通过连接组件与锚杆端部连接,各钢丝网框边框的底部预留有插入端,施工时将插入端插设在基坑底部;在安装好的预制钢丝网框上二次喷射混凝土。本发明起承托支撑作用的钢丝网框,缓冲作用的弹性填料、加固作用的锚杆以及喷射混凝土共同构成复合式柔性支护体系,极大的改变了支护效果,且预制构件使得施工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使得基坑工程的重要性凸显,由于多数基坑位于人口稠密、建筑物密集、地下与地上市政管线密集的建筑群中施工,对基坑的稳定和位移要求控制很严,随着对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基坑深度不断增加,对于基坑支护的要求更高。
柔性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刚性支护不同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支护结构一般由排桩或连续墙组成,其下端嵌入到土体中,并通过锚杆或内支撑系统获得额外的支撑作用,其工作状态一般为弹性嵌固,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支护施工一般都是现场施工,施工效率低,且相邻排桩或连续墙之间为刚性连接,支护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复合式柔性支护一体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基坑边坡进行平整;
S2、对步骤S1修整后的边坡迅速喷混凝土,及时封闭基坑边坡;
S3、待步骤S2的混凝土凝固后,根据支护设计要求钻孔,在锚孔内注入水泥浆,插入锚杆;
S4、在锚杆施工完毕后的基坑边坡上安装预制钢丝网框,相邻两个钢丝网框通过连接组件与锚杆端部连接,各钢丝网框边框的底部预留有插入端,施工时将插入端插设在基坑底部;
S5、在安装好的预制钢丝网框上二次喷射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在锚杆外端部的蝶形构件,所述蝶形构件两侧的外边缘均为V型边,所述V型边包括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位于蝶形构件两侧的钢丝网框上设有V型构件,V型构件的外边缘包括第三斜边和第四斜边,所述第三斜边与第一斜边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斜边和第二斜边上设有一组限位齿,限位齿用于当第三斜边沿第一斜边滑移至第四斜边后,通过第四斜边和第二斜边上设置的限位齿限制V型构件的滑移。
优选地,第一斜边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三斜边上设有滑块,滑块位于滑槽内且滑块通过弹簧与滑槽靠近基坑边坡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钢丝网框的外部还设有限位钢板,所述蝶形构件的外端固定在限位钢板上,所述限位钢板和钢丝网框的边框通过螺栓连接,且限位钢板和钢丝网框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弹簧组件。
优选地,预制钢丝网框的制作方法如下;准备好边框材料以及钢丝网,将边框材料首尾连接制成框型结构,竖向设置的两个边框底部预留用于插入地下的插入部,再将钢丝网焊接在制作好的边框上。
优选地,钢丝网设置两层,所述两层钢丝网之间填充有弹性填料。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基坑拐角处两个钢丝网框上的斜撑,所述斜撑平行于地面且自下而上等间距设置多个,所述斜撑与对应的两个基坑边坡面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3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测定高硅银精矿中氟和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