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d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4464.4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5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卢革宇;蒋理;刘方猛;孙鹏;梁喜双;王晨光;闫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07 | 分类号: | G01N27/407;A61B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d base sub | ||
一种以超薄BiVO4纳米片为敏感电极的Gd2Zr2O7固体电解质型异丙醇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在胆汁酸腹泻患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属于气体传感器的技术领域。传感器从上到下依次由BiVO4敏感电极、Pt参考电极、Gd2Zr2O7固体电解质、无机粘合剂和带有Pt加热电极的Al2O3陶瓷板组成。其中BiVO4敏感电极和Pt参考电极均为条状,对称地制备在Gd2Zr2O7固体电解质基板上表面的两侧。本发明通过将具有超薄纳米片结构的BiVO4敏感材料与具有烧绿石结构的Gd2Zr2O7固体电解质相结合,构筑了用于异丙醇检测的传感器,可用于异丙醇的检测,并在对于胆汁酸腹泻患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医疗领域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烧绿石结构的Gd2Zr2O7固体电解质结合超薄BiVO4纳米片作为敏感电极材料所构筑的异丙醇(IPA)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在胆汁酸腹泻患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体呼气、尿液和粪便等代谢物中所含有的一些特殊气体可以反映出健康和疾病的状态,例如丙酮已经被证实在糖尿病人呼出气体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正常人,NO含量升高暗示着可能出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等。利用气体传感器检测这些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气体已成为一些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非侵入性诊断的重要技术。最近有研究表明,对于胆汁酸腹泻患者,其体内异丙醇(IPA)的含量会升高,因此开发针对异丙醇检测的高选择性气体传感器在医学诊疗方面,对胆汁酸腹泻患者的在线监测和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IPA属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一种,在过去几十年人们发现固体电解质型气体传感器在检测VOCs的领域上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比如更加优良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另外,用于医疗上对胆汁酸腹泻患者呼气的检测,需要传感器对呼气中含有的大量水蒸气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固体电解质型气体传感器优秀的抗湿能力也决定了开发固体电解质型IPA传感器所具有的优势。
固体电解质型IPA传感器的传感过程和敏感机理可以用混成电位理论来解释,具体如下:一定浓度的IPA气体通过敏感电极层扩散,一部分气体在扩散过程中被消耗(反应(1)),剩余的气体到达由气体/敏感电极材料/电解质所构成的三相界面(TPB),TPB是气体发生电化学反应(2)和(3)的场所,当(2)和 (3)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在敏感电极上形成的电位就是混成电位,它与参考电极的电位差作为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由此可以知道,检测信号的大小取决于电化学反应(2)和(3)的速率,而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又与敏感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化学催化活性、微观结构以及三相界面处反应活性位点有密切的关系。
反应式为:
C3H8O+9/2O2=3CO2+4H2O (1)
3/2O2+6e-=3O2- (2)
1/3C3H8O+3O2-=CO2+4/3H2O+6e-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44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