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5956.5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阳南;王永宏;张永强;熊维亮;杨金龙;康兴妹;李姝蔓;金栓联;赵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效 函数 约束 饱和度 建模 方法 | ||
1.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目标工区的沉积微相模型、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
步骤2)根据油水界面建立油水界面以上的高度模型;
步骤3)建立等效J函数关系式,利用步骤1)生成的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以及步骤2)生成的高度模型,建立等效J函数模型;
步骤4)利用步骤2)建立的高度模型,生成目标工区各单井的油水界面以上的高度测井曲线;
步骤5)利用步骤4)生成的高度测井曲线,结合孔隙度、渗透率测井数据,根据沉积相划分,生成不同沉积相的等效变量曲线;
步骤6)建立不同沉积相条件下的等效变量曲线与测井含水饱和度曲线交会图,去除奇异点,并创建不同沉积相的线性拟合分布函数;
步骤7)依据步骤6)创建的线性拟合分布函数,利用地质建模软件的属性计算功能,将步骤3)生成的等效J函数模型转换成拟合含水饱和度地质模型;
步骤8)根据目标工区各小层含油边界结果,建立含油边界模型;
步骤9)将步骤8)建立的含油边界模型与步骤7)建立的拟合含水饱和度地质模型进行交互计算,得到边界约束后的含水饱和度模型,由于含水饱和度与含油饱和度求和为1,通过差值计算进而得到目标工区的含油饱和度模型,得到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地质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是通过采集目标工区的井点数据、测井数据、分层数据以及沉积微相划分,建立目标工区的沉积微相模型、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其中沉积微相模型是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根据砂体分布情况,建立基于沉积相图的沉积微相模型,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是在沉积微相的控制下采用序贯高斯模拟,通过多次模拟实现求取平均值的方法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是根据目标工区各单井测井曲线油水解释结果确立油水界面海拔,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建立变化趋势平缓的油水界面,生成目标工区油水界面以上的高度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是根据步骤1)建立的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步骤2)建立的高度模型,按照等效J函数关系式的定义,建立等效J函数模型,其中等效J函数关系式为:
式中:
Swn-标准化后的含水饱和度,%;
H-为油柱高度,m;
Φ-岩心有效孔隙度,%;
K-岩心水平渗透率,m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是在地质建模软件井的设置选项中,选择属性模型中建立高度测井曲线,其中属性模型选择步骤2)建立的高度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线性拟合分布函数的创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根据沉积相划分拟合分布函数井点数据源;
步骤6-2)采用同一沉积相的井点数据,根据步骤5)生成的等效变量曲线,在地质建模软件的函数窗口中,绘制等效变量曲线与测井含水饱和度的交会图,去除奇异点;
步骤6-3)拟合交会图中的交会曲线,并创建非线性函数,调整函数方程阶数,使相关性指数越接近1;
步骤6-4)编辑拟合曲线形态,生成该沉积相的线性拟合分布函数;
步骤6-5)对目标工区内其他沉积相井点数据采用步骤6-2)到6-4)的方法,生成每个沉积相的线性拟合分布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是利用地质建模软件的属性计算器,以等效J函数模型为基础,在不同的沉积相下输入相应的等效J函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分布函数,生成拟合含水饱和度地质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9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智能排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层次化数字电路可靠性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