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5956.5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阳南;王永宏;张永强;熊维亮;杨金龙;康兴妹;李姝蔓;金栓联;赵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效 函数 约束 饱和度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目标工区的沉积微相模型、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步骤2)根据油水界面建立油水界面以上的高度模型;步骤3)建立等效J函数模型;步骤4)生成目标工区各单井的油水界面以上的高度测井曲线;步骤5)生成不同沉积相的等效变量曲线;步骤6)建立不同沉积相条件下的等效变量曲线与测井含水饱和度曲线交会图,并创建线性拟合分布函数;步骤7)将步骤3)生成的等效J函数模型转换成拟合含水饱和度地质模型;步骤8)建立含油边界模型;步骤9)得到边界约束后的含水饱和度模型,进而得到目标工区的含油饱和度模型,得到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地质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藏模型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初始化计算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平衡初始化,模型应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毛管压力曲线来计算初始饱和度的分布,此种方法是需要设置油水界面,且由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计算。
第二种是枚举法,通过地质建模软件利用测井解释的原始含油饱和值进行插值计算,输出原始含油饱和度场,直接赋值给数值模型。
第三种是J函数法,在数值模型中输入J函数曲线,模型会从每个网格的孔隙度、渗透率、油水界面张力来计算网格的毛管压力曲线,然后模型由该网格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毛管压力值来计算含水饱和度。
前两种主要数值模拟阶段运用,后面一种需要J函数曲线,J函数的建立是需要确定很多跟岩石相关的参数和,而且经常需要进行特殊岩心分析才能得到,以上方法没有充分结合地质油藏认识和测井解释结果,建模速度慢,无法实现饱和度数据垂向的平衡分布,饱和度模型精度差,历史拟合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1:平衡初始化需要设置油水界面,且由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计算,工作量大;2:枚举法是通过地质建模软件利用测井解释的原始含油饱和值进行插值计算,输出原始含油饱和度场,直接赋值给数值模型,饱和度模型精度差;3:J函数法的J函数的建立是需要确定很多跟岩石相关的参数,而且经常需要进行特殊岩心分析才能得到,工作量大;4:现有方法无法实现饱和度数据垂向的平衡分布等问题。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等效J函数约束的饱和度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目标工区的沉积微相模型、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
步骤2)根据油水界面建立油水界面以上的高度模型;
步骤3)建立等效J函数关系式,利用步骤1)生成的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以及步骤2)生成的高度模型,建立等效J函数模型;
步骤4)利用步骤2)建立的高度模型,生成目标工区各单井的油水界面以上的高度测井曲线;
步骤5)利用步骤4)生成的高度测井曲线,结合孔隙度、渗透率测井数据,根据沉积相划分,生成不同沉积相的等效变量曲线;
步骤6)建立不同沉积相条件下的等效变量曲线与测井含水饱和度曲线交会图,去除奇异点,并创建不同沉积相的线性拟合分布函数;
步骤7)依据步骤6)创建的线性拟合分布函数,利用地质建模软件的属性计算功能,将步骤3)生成的等效J函数模型转换成拟合含水饱和度地质模型;
步骤8)根据目标工区各小层含油边界结果,建立含油边界模型;
步骤9)将步骤8)建立的含油边界模型与步骤7)建立的拟合含水饱和度地质模型进行交互计算,得到边界约束后的含水饱和度模型,由于含水饱和度与含油饱和度求和为1,通过差值计算进而得到目标工区的含油饱和度模型,得到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地质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智能排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层次化数字电路可靠性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