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实景的犯罪现场还原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6147.6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5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17/00;G06T15/00;G06T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文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实景 犯罪现场 还原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犯罪现场还原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犯罪现场的进行三维扫描获得第一三维数据,结合第一三维数据和预设的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犯罪现场的第一三维实景模型;对第一三维实景模型进行路径标记和证据标记;获取反映案发过程的记录数据,结合记录数据和标记后的第一三维实景模型获取犯罪现场还原模型。本发明通过对犯罪现场建立三维实景模型,针对三维实景模型进行标记和记录,使工作人员通过查看三维实景模型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案发的经过,实现对犯罪现场科学直观地还原,可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犯罪现场还原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犯罪现场勘查是案件侦办的起点。犯罪现场的固定、还原和重建必须全面客观反映现场的真实情况。长期以来,现场勘验人员受硬件设备、技术条件及专业水平的影响,目前仍运用手工绘图、现场照片、PPT等形式对案件进行分析研究,在犯罪现场还原时,主要是通过整理图片和文字信息还原犯罪现场,这种还原方式不够客观,需工作人员结合主观能动性来理解,如此,容易出现工作人员理解偏差的情况。综上所述,现在的犯罪现场还原不够科学和全面,不利于工作人员轻松、准确地了解犯罪现场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犯罪现场还原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能够更加科学和直观地还原犯罪现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犯罪现场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犯罪现场的进行三维扫描获得第一三维数据,结合第一三维数据和预设的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犯罪现场的第一三维实景模型;
对第一三维实景模型进行路径标记和证据标记;
获取反映案发过程的记录数据,结合记录数据和标记后的第一三维实景模型获取犯罪现场还原模型。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犯罪现场的外部建筑进行三维扫描获得第二三维数据,结合第二三维数据和预设的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犯罪现场的第二三维实景模型;
获取外部建筑的监控视频数据,将监控视频数据融合至第二三维实景模型。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犯罪现场的外围场景进行全景扫描获取全景图像;
结合第一三维实景模型、第二三维实景模型和全景图像获取最终的犯罪现场还原模型。
进一步,还包括工具扫描步骤,具体为:
对需要扫描的工具进行扫描与建模,生成工具三维模型;
根据工具三维模型对工具进行显示。
进一步,还包括虚拟物体构建的步骤,具体为:
对犯罪现场中的证据痕迹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获取证据痕迹的尺寸信息和纹路特征;
结合尺寸信息、纹路特征和预设算法构建与该证据痕迹对应的物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三维实景模型为建筑室内的三维实景模型,还包括生成二维户型图的步骤,具体为:
获取第一三维实景模型的点云数据,根据点云数据获得室内的二维户型图。
进一步,所述根据点云数据获得室内的二维户型图这一步骤,具体为:
根据三维模型的点云数据对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处理,获取模型截面的点云数据;
采用预设的深度学习算法对模型截面的点云数据进行连接,生成室内的二维户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