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7303.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蔡东;胡军;金新华;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39 | 分类号: | F16H57/039;F16H57/028;F16H57/021;F16H55/22;F16C3/02;F16D3/12;F16N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丁博寒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音 蜗轮 蜗杆 减速 | ||
1.一种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1)和蜗杆(2),所述蜗轮(1)固定于蜗轮轴(3)外围;
所述蜗轮轴(3)包括外杆体(31)、内杆芯(32)以及设置于二者之间的若干弹性垫片(33),所述内杆芯(32)套设于所述外杆体(31)内,且两端延伸至所述外杆体(31)外部,从而分别与壳体(4)上的孔位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所述蜗轮(1)安装于所述外杆体(31)上;
所述外杆体(31)内部具有成环状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一齿形结构(34),所述内杆芯(32)外部具有与相邻两所述第一齿形结构(34)之间的齿槽一一对应匹配的第二齿形结构(35),所述弹性垫片(33)自中部向两侧延伸有两侧沿(33a),且侧沿(33a)在延伸方向的边缘与第二齿形结构(35)贴合而获得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34)侧壁间弹性变化的第一间隙(33b),侧沿(33a)根部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35)之间获得弹性变化的第二间隙(33c),所述第一间隙(33b)和第二间隙(33c)通过所述外杆体(31)和内杆芯(32)之间的相对运动而调节,所述侧沿(33a)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35)的侧壁贴合,所述内杆芯(32)一端作为输出轴与外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33)分别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34)的齿顶和所述第二齿型结构(35)的齿槽的底部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33)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34)齿顶的贴合为面贴合,且贴合面的边缘因转折而形成的转折线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34)的边缘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二齿型结构(35)的齿槽的底部为弧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34)的两侧壁对称且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型结构(35)的齿槽的侧壁自根部延伸过程中与和其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34)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沿(33a)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35)贴合的部分为圆角结构(33e)。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型结构(35)的齿槽底部覆盖有聚四氟乙烯层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齿形结构(34)之间的凹槽底部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35)的齿顶间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33)的转折线位置处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填充条(33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73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