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7303.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蔡东;胡军;金新华;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39 | 分类号: | F16H57/039;F16H57/028;F16H57/021;F16H55/22;F16C3/02;F16D3/12;F16N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丁博寒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音 蜗轮 蜗杆 减速 | ||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蜗轮和蜗杆;蜗轮轴包括外杆体、内杆芯以及弹性垫片,内杆芯两端延伸至外杆体外部;外杆体内部均匀分布若干第一齿形结构,内杆芯外部具有第二齿形结构,弹性垫片自中部向两侧延伸有两侧沿,侧沿边缘与第一齿形结构间获得第一间隙,两侧沿根部与第二齿形结构之间获得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通过外杆体和内杆芯之间的相对运动而调节,内杆芯一端作为输出轴与外部连接。在本发明中,将蜗轮轴进行分体设计,旨在对蜗轮和蜗杆的齿片之间的冲击进行弹性缓冲,从而使得震动在两处齿片间传递的过程中可通过缓冲而降低噪音的程度,从而获得一种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减速机配合电机应用在多种场合,其中,蜗杆受辅助电机驱动,并且在蜗轮上啮合,蜗轮耦合到模块的输出轴上。为了弥补齿轮间隙,并且限制寄生噪音,现有的做法是在减速箱壳体与支承蜗杆的轴承支座之一之间插入弹簧,该弹簧设计用于径向地按压蜗杆使其抵靠在蜗轮齿上。
然而,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输出轴的震动,可能使得弹簧沿蜗杆轴线移动,此种移动在极大的程度上会使得蜗轮和蜗杆的齿片之间出现冲击,使得寄生噪音在一定情况下被加强。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人以期创设一种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噪音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固定于蜗轮轴外围;
所述蜗轮轴包括外杆体、内杆芯以及设置于二者之间的若干弹性垫片,所述内杆芯套设于所述外杆体内,且两端延伸至所述外杆体外部,从而分别与壳体上的孔位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蜗轮安装于所述外杆体上;
所述外杆体内部具有成环状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一齿形结构,所述内杆芯外部具有与相邻两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之间的齿槽一一对应匹配的第二齿形结构,所述弹性垫片自中部向两侧延伸有两侧沿,且侧沿在延伸方向的边缘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贴合而获得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侧壁间弹性变化的第一间隙,侧沿根部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侧壁间获得弹性变化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通过所述外杆体和内杆芯之间的相对运动而调节,所述侧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的侧壁贴合,所述内杆芯一端作为输出轴与外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片分别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的齿顶和所述齿槽的底部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齿顶的贴合为面贴合,且贴合面的边缘因转折而形成的转折线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的边缘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面为平面,且所述齿槽的底部为弧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形结构的两侧壁对称且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的侧壁自根部延伸过程中与和其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侧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贴合的部分为圆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底部覆盖有聚四氟乙烯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之间的凹槽底部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的齿顶间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片的转折线位置处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填充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7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