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标准化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7404.8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1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强;季婧;屈依波;周庆利;刘建林;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06F40/295;G06F40/232;G06F40/237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2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病历 关键 实体 标准化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标准化识别方法,包括:S1:定义电子病历关键实体,并建立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数据库T(T1,T2,T3…….Tk);S2:建立标准化字典库P(P1,P2,P3…….Pm);S3:当操作端输入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数据Tk时,进行相似度运算,匹配标准化字典库P中的相似数据,并按照相似度百分比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给出选择提示输出到操作端;S4:操作端根据选择提示输入经标准化的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数据等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标准化识别系统。本发明通过在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数据的标准化,减少了输入过程中的人为差错和各种不规范、差异化,降低了操作者进行标准化输入的难度,为电子病历系统结构化存储和标准化利用提供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数据信息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标准化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是近几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在大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从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实现程度、电子病历应用范围推广范围和电子病历数据质量高低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较高的评价标准对各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电子病历的数据利用、数据上报和数据分析是当前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缺乏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标准化和电子病历的使用规范性,导致各级医疗机构在建设电子病历系统的过程中没有标准可以参照,电子病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数据填报结构化和标准化水平较低,电子病历系统的历史数据可重复利用率较低。因此,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目前,绝大部分医疗机构通过电子病历结构化和电子病历后结构化方式在开展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工作。但是,电子病历结构化可高可低,如果结构化程度很低,数据的利用率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结构化程度很高,医护人员在填报电子病历数据时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标准化显得极其重要。
所谓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是指电子病历系统中医学相关的重要名称字段,如诊断名称、手术名称等。现有技术中,电子病历关键实体缺乏标准化对照字典或者各级医疗机构在用字典编码不统一导致数据难以共享和引用;电子病历结构化程度普遍不高,大量的信息需要依靠医护人员手工完整录入,花费大量的工作时间;现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不足于很好的支撑电子病历数据的后结构化,电子病历后结构化正确性有待提升;现绝大部分电子病历实体标准化采用的字符串通配符匹配方式的正确性和效率不高,甚至会出现不符合通配规则导致不能正确显示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标准化识别方法,对电子病历的关键实体进行标准化,降低人工输入的难度和误差,提高电子病历数据的质量和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标准化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对电子病历的关键实体进行标准化,降低人工输入的难度和误差,提高电子病历数据的质量和利用率。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标准化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电子病历关键实体,并建立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数据库T(T1,T2,T3…….Tk);
S2:建立标准化字典库P(P1,P2,P3…….Pm);
S3:当操作端输入电子病历关键实体数据Tk时,进行相似度运算,匹配标准化字典库P中的相似数据,并按照相似度百分比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给出选择提示输出到操作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7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