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化营养干预的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80167.0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殷俊;何承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尚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60 | 分类号: | G16H20/60;G16H1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钟显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营养 干预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营养干预的方法,涉及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采集用户基础信息和膳食信息;计算用户各类食物维度的各食物维度评分以及用户整体膳食现况评分;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以每日任务形式呈现的用户个性化干预方案;接收用户对每日任务完成情况的反馈,渐进化调整所述用户个性化干预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该方法的终端。本发明基于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对用户的基本信息和膳食信息进行采集及结果反馈,有效提高了营养干预过程的效率,并基于采集的具体数据信息提供切实可行的渐进化营养干预方案,而非传统方法仅提供宽泛的营养建议,却不涉及具体有效的落地行动,充分满足了不同营养需求用户的具体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智能化营养干预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明显改变,各种与社会环境及人群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增多,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
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慢性病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经济论坛预计到2030年,全球五大慢性病将给世界经济造成47万亿美元损失,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
慢性病具有病程长、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做好慢性病的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居民的健康,而且也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在实际中,为了提高慢性病群体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因病导致的附带医疗支出,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营养干预。然而,目前针对慢病患者的个体化营养干预需求还难以实现,一方面是由于专业营养师极度匮乏,难以满足广阔的患者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营养干预方式多为面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干预建议,导致效率低下,且难以持续随访监督患者营养干预效果。
现有的营养干预过程中,营养师通过观察和询问获知患者的体貌信息、生理指数信息、病情信息等,然后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可摄入食品种类及数量信息的干预方案。随着电子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手机、平板、PAD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为高效的营养干预过程提供了可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营养干预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全面自主评估用户膳食质量、无法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以及缺乏渐进化可调整的干预反馈机制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化营养干预的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包含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疾病类型、营养风险等级在内的基础信息,并通过问卷形式采集用户包含摄入食物种类、频率、进食总量、在外就餐行为在内的膳食信息;
根据采集的用户基础信息和用户膳食信息以及预设的营养与膳食评分规则计算用户营养与膳食指标,该用户营养与膳食指标包括各食物维度评分以及用户整体膳食现况评分;
从采集的用户基础信息和用户膳食信息以及计算获得的用户营养与膳食指标中提取关键字段并纳入预设的数据处理程序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以每日任务形式呈现的用户个性化干预方案,其中所述关键字段包括疾病类型、营养风险等级、用户整体膳食现况评分;
接收用户对每日任务完成情况的反馈,渐进化调整所述用户个性化干预方案。
进一步地,在计算出所述用户整体膳食现况评分后将其反馈呈现给用户,并在用户完成每日任务后将各食物维度评分纳入该用户整体膳食现况评分。
具体地,所述摄入食物种类包括蔬菜、水果、粗粮、精粮、奶制品、蛋类、红肉、白肉、加工肉、鱼肉、坚果、豆制品、含糖饮料、食用油、膳食补剂、酒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尚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尚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0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