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侦查的对地攻击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0452.2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1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蔡茂林;郭向群;舒伟略;李群;常建;杨承章;刘凡宾;辛浩达;马国鹏;余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3/00 | 分类号: | F41H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黄利萍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侦查 攻击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无人机侦查的对地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放飞侦查用无人机,通过所述侦查用无人机对未知区域进行监查,并向地面端返回监查结果;
步骤2,当所述监查结果表明有第一目标出现时,根据所述监查结果中的位置信息,放飞对地攻击无人机进行打击;同时,控制所述侦查用无人机持续将打击结果进行反馈,直至所述第一目标被消除;
当所述监查结果表明有第二目标出现时,将所述监查结果中的位置信息上报,以调集火力进行打击;同时,控制所述侦查用无人机持续将打击结果进行反馈,直至所述第二目标被消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地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侦查用无人机设置机载端红外成像设备;
由数据及图形传输设备将包括经纬度坐标的数据及所述机载端红外成像设备获取的热红外图像实时传输给地面端;并且,当依据所述热红外图像发现未知区域包括温度异常时,向地面端提示目标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地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侦查用无人机设置机载端可见光成像设备,所述机载端可见光成像设备用于实时获取未知区域的物理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地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侦查用无人机通过第一中继系统和/或第二中继系统向地面端返回监查结果;其中,
所述第一中继系统为,在所述侦查用无人机上设置机载端中继,所述侦查用无人机的机载端中继与关联于所述未知区域的友军侦查用无人机的机载端中继组网,形成第一中继系统,以实时将所述监查结果分享至该未知区域的友军侦查机;
所述第二中继系统为在地面端车载系统上设置中继;所述第二中继系统用于确保所述侦查用无人机与地面端的数据链路的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地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所述控制所述侦查用无人机持续将打击结果进行反馈包括:
实时发出第一目标或第二目标的经纬度坐标值;以及
实时发出第一目标或第二目标受打击效果。
6.一种基于无人机侦查的对地攻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面端控制系统,用于放飞侦查用无人机,通过所述侦查用无人机对未知区域进行监查;
侦查用无人机,用于接受所述地面端控制系统的飞行指令,并将在所述未知区域获取的监查结果实时发回所述地面端控制系统;
对地攻击无人机,用于在所述地面端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监查结果发现第一目标时,接受所述地面控制系统的飞行指令,飞往所述未知区域对所述第一目标进行打击;
并且,所述侦查用无人机还用于持续将打击结果进行反馈,直至所述第一目标被消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地攻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协助攻击火力,用于在所述地面端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监查结果发现第二目标时,接受所述地面控制系统的指令,调集火力进行打击;
并且,所述侦查用无人机还用于持续将打击结果进行反馈,直至所述第二目标被消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地攻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侦查用无人机设置有机载端红外成像设备和机载端可见光成像设备;
所述机载端红外成像设备用于获取未知区域的热红外图像,所述热红外图像用于通过未知区域的温度异常提示目标异常;
所述机载端可见光成像设备用于实时获取未知区域的物理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地攻击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中继系统;
所述第一中继系统为,在所述侦查用无人机上设置机载端中继,所述侦查用无人机的机载端中继与关联于所述未知区域的友军侦查用无人机的机载端中继组网,形成第一中继系统,以实时将监查结果分享至该未知区域的友军侦察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地攻击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中继系统;
所述第二中继系统为在地面端车载系统上设置中继,用于确保所述侦查用无人机与地面端的数据链路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04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