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高铁检修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1114.0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奇吼;徐百钏;陈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Q9/00;G07C1/10;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司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1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检修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远程高铁检修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通过GSM通信单元向智能终端以报文的形式发送打卡成功的短消息提醒,以让高铁检修人员知晓已经打卡成功;所述智能终端也能够把打卡成功的短消息的报文传递到控制器中并送达与控制器相连的液晶屏来进行显示,这样就形成了控制器和智能终端间传递所述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高铁检修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和智能终端间传递所述报文,包括如下步骤:
S-A1:控制器朝智能终端传递要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的消息,要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的消息内具有对智能终端传递的报文的容量,来让智能终端依据对智能终端传递的报文容量认定报文是否传递结束;
所述要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的消息内还具有给报文设定的标记码,来让智能终端贮存收受至的报文,且把该报文的贮存指针、报文的标记码登记在信息表内;
S-A2:控制器确定首次分批传递的子报文一的个数与子报文一的容量;
S-A3:控制器把要对智能终端传递的报文执行分解,且依照子报文一的容量,把子报文一个数的子报文传递到智能终端;
控制器确认现时同GSM网的链接畅通后,确定再次分批传递的子报文二的个数与子报文二的容量,依照子报文二的容量,把子报文二个数的子报文传递到智能终端,直至把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容量相应的报文传递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高铁检修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A3内确认GSM网的链接畅通后包括:
所述控制器朝智能终端传递要对所述GSM网的链接的校验指令;收受到智能终端依据所述GSM网的链接的校验指令回传的GSM网畅通回应之际,确认首次分批传递顺利;
所述S-A3内在确认所述GSM网的链接畅通后,控制器接着确定再次分批传递的子报文二的个数和子报文二的容量,依照子报文二的容量,把子报文二的个数的子报文传递到智能终端,直至把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容量相应的报文传递结束;控制器把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容量相应的报文传递结束后,朝智能终端传递校验所述GSM网的链接请求,等候智能终端回传GSM网畅通的回应,获得该回应后,结束传递操作,控制器与智能终端各自断开该链路,传递结束;
所述控制器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之际,不必各个子报文传完都执行一次确认而是在全部分批传递完控制器确定的子报文后,经控制器执行一次确认,智能终端回应。
这里,所述S-A1内控制器传递的要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的消息中还具有报文能回传控制器的账户信息,来让智能终端运用对该报文能回传控制器的账户信息来校验要求把朝智能终端传递的报文传递到控制器的智能终端的账户有无该回传功能;
所述要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的消息中还具有报文有没有能去除的提示消息,来让所述智能终端运用该报文有没有能去除的提示消息来对收受到的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执行去除还是不去除;
控制器传递到智能终端的要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的消息中还包括报文有没有能去除的提示消息,控制器对其要传递的报文实现设定好该报文有没有能去除的消息且登记到要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的消息内传递给智能终端,来让智能终端在对报文执行管控之际;这里,在提示消息指示报文是不能去除之际,智能终端不执行操作;
在把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容量相应的报文传递结束前,所述控制器和智能终端间传递所述报文,还包括:
如果传递操作中止,控制器再次发起对传递中止的报文的传递操作之际,控制器朝智能终端传递再次传递的指令,该再次传递的指令中包括报文的标记码;
控制器收受智能终端回传的针对再次传递的指令的回应,且依据再次传递的指令响应中的已对智能终端传递子报文的字节数,经字节数相应的传递中止位置起分批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直至对智能终端传递报文容量相应的报文传递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11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