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主动发光设计与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81936.9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0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早;付立杰;杨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创车联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615 | 分类号: | E01F9/615;E01F9/619;G09F13/04;G09F1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刘志敏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白下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标志 用光 面板 主动 发光 设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主动发光设计与制造方法;包括面板;所述面板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电连接,且控制箱内装有感应器;所述面板内壁中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表面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灯珠;每个所述灯珠之间的距离均大于20mm小于30mm;本发明主要用于交通标志遇到较冷的天气时,由于交通标志面板内温度比外界高,从而会使交通标志内的气体发生凝华从而产生水雾粘附在交通标识的玻璃上,从而会遮挡光源,影响行人观看,当遇到大雾天气或大雨天气时,交通标志的玻璃板上容易会沾附雨水或雾气,从而降低交通标志的发光程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主动发光设计与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面板显示型主动发光交通标志是一种新型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具有以下优势,面板显示型主动发光完全保留了交通标志表面逆反射标志的性能,在无主动光源发光时,与普通的逆反射标志效果一致,面板显示型发光标志亮度均匀,色泽柔和,主动发光交通标志采用整体箱体式结构,内部面板显示用LED 采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可应对各种极端天气情况,面板显示型主动发光交通标志内部发光单元采用阵列排布的LED 背光源,当部分LED发光体失效或光衰造成部分区域,仍能可接受在辨识范围内显示内容;关于对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的介绍,可参见刊期:陆键,徐韬,彭一川,刘干,LED主动发光交通标志视认性能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18(08),但是,在目前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现有技术中的发光交通标志面板均是采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也具有较好的放水性能,但是如果遇到较冷的天气时,由于交通标志面板内温度比外界高,从而会使交通标志内的气体发生凝华从而产生水雾粘附在交通标识的玻璃上,从而会遮挡光源,影响行人观看,当遇到大雾天气或大雨天气时,交通标志的玻璃板上容易会沾附雨水或雾气,从而降低交通标志的发光程度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关于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的方案,如专利号201721670439.0,专利名称为一种发光交通标志牌的专利,该技术方案用的技术方案为矩形框架由四根边框焊接而成,以根据标志牌发光区域灵活布局骨架型材的位置,但是却无法解决交通标志内除水除雾的作用。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研发了一种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主动发光设计与制造方法,制作了特殊的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主动发光设计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交通标志遇到较冷的天气时,由于交通标志面板内温度比外界高,从而会使交通标志内的气体发生凝华从而产生水雾粘附在交通标识的玻璃上,从而会遮挡光源,影响行人观看,当遇到大雾天气或大雨天气时,交通标志的玻璃板上容易会沾附雨水或雾气,从而降低交通标志的发光程度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交通标志用光源面板主动发光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面板1主动发光道路标志表面采用微棱镜反光膜,微棱镜反光膜由透明的树脂、表面膜、背胶、防粘纸等材料制成,且具有很好的透光性,在面板发光的过程中光线完全穿透整个反光膜;
S2:通过背光源LED阵列设计公式对背光源阵列进行设计,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列出单体LED发光光强分布公式:
根据单体LED发光光强分布关系易得,背光源LED阵列设计公式: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创车联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创车联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19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