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维修用可快速收放的电缆抽芯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85655.0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淇铭;曾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淇铭 |
主分类号: | B65H75/42 | 分类号: | B65H75/42;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袁辰亮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维修 快速 电缆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电力维修用可快速收放的电缆抽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00),所述移动平台(100)底部设置有移动轮(101),且所述移动平台(100)上安装有控制箱(102),所述移动平台(100)前侧设置有拖车臂(103),且所述移动平台(100)顶面固定设置有支撑组件(200),所述支撑组件(20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收放组件(300)和第二收放组件(400),所述移动平台(100)顶面两端均设置有维护组件(500),且所述移动平台(100)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接地组件(600);
所述支撑组件(200)包括对称设置且呈岔开状分布的底架(201),所述底架(201)之间活动设置有转动柱(203),所述转动柱(203)外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板(202),且所述转动柱(203)通过传动轴与电机(204)一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收放组件(300)包括与其中一块连接钢板(202)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框(301),所述第一固定框(301)内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缠线辊(302),两个所述第一缠线辊(302)共用一个与驱动电机(303)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轴;
所述第二收放组件(400)包括与余下两块连接钢板(202)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框(401),所述第二固定框(401)内设置有第二缠线辊(402),所述第二缠线辊(402)两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件(403),右侧所述转动连接件(403)侧壁活动连接有安装框(407),所述安装框(407)内设有动力电机(404),左侧所述转动连接件(403)和安装框(407)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杆(406)和第二气缸杆(405);
所述转动连接件(403)底部固定连接联动杆(408),所述联动杆(408)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框(401)内腔底部滑动连接的联动块,所述转动连接件(403)呈凸型结构,且所述转动连接件(403)上的两面壁分别开设有轴槽和连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用可快速收放的电缆抽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组件(500)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半圆柱壳(520)和下半圆柱壳(510),所述上半圆柱壳(520)和下半圆柱壳(510)之间通过定位插杆(516)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半圆柱壳(520)和下半圆柱壳(510)对接后内腔形成贯通状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用可快速收放的电缆抽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圆柱壳(520)内腔具有导线槽(521),所述导线槽(521)内均匀设有导线压轮(5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用可快速收放的电缆抽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圆柱壳(510)内腔前端设有套壳(511),所述套壳(511)内呈叠圈状设置有海绵圈(512),且所述套壳(511)后方的下半圆柱壳(510)内腔壁上对称设置有喷枪(514),所述喷枪(514)处下方开设有收集槽(513),且所述喷枪(514)后方的下半圆柱壳(510)内腔壁上贴附固定有电热片(515),所述下半圆柱壳(510)侧壁开设有注料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用可快速收放的电缆抽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600)包括与移动平台(100)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的竖向滑轨(601),所述竖向滑轨(601)上活动设置有滑动块(602),所述滑动块(602)与支撑座(60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603)顶面设置有钻杆电机(605),所述钻杆电机(605)的输出端与贯穿支撑座(603)的接地钻杆(606)连接,所述滑动块(602)通过定位销(604)与竖向滑轨(60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力维修用可快速收放的电缆抽芯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移动平台(100)移动至指定的位置,控制钻杆电机(605)工作,使得接地钻杆(606)伸入至放置位置的地面中,滑动块(602)在竖向滑轨(601)上相应移动,对移动平台(100)进行定位;
S2:长距离电缆收放作业时,将单根电缆缠绕于第一缠线辊(302)上进行收线作业,当第一缠线辊(302)上的电缆收满后,控制支撑组件(200)转动,使得电缆落位于第二缠线辊(402)上,通过第二缠线辊(402)继续进行工作,降低单个缠线辊的收线压力;
S3:多根电缆收放作业时,通过两个气缸杆的配合作业,使得第二缠线辊(402)在第二固定框(401)上移动偏位,即可使得三组缠线辊同时进行电缆的收放;
S4:电缆在进行收放作业时,使得电缆穿过维护组件(500),当电缆被拖拽收放时,电缆外表面被维护组件(500)内的相关结构组件进行维护作业,降低了电缆因为拖拽而携带起的杂质对后续存放造成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淇铭,未经张淇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56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